吕音本源妙谐韵 清风更起白云醉 瑶台意与伊人驻 书留丹青望雪归 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我不是很明白,呵呵

发布时间:2019-09-13 16:06:27

吕音本源妙谐韵 清风更起白云醉 瑶台意与伊人驻 书留丹青望雪归 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我不是很明白,呵呵

推荐回答

作为作者,我来解释一下吧。最近出差,所以没什么闲暇时间,现在猜解释。这首先是一首描写人并含立志的诗。一、诗最明显处是藏头“吕清瑶书”,就是说 某某 写的。二、诗的平仄和押韵还是讲究了一下的,对仗是看情况的,写诗也不用完全受对仗的束缚,红楼梦中有专门的这个评价。当然,这首诗在规则上不算完全遵守。三、内容1、第一句“吕音本源妙谐韵”的出处是“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出处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吕”这个音所以有 高妙、和谐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你本身是具有高妙、和谐的容貌和气质的。2、第二句“清风更起白云醉”的出处是 《醉清风》“月色正朦胧、与清风把酒相送;怎么只有这首歌、会让你轻声合醉清风;梦境的虚有、琴声一曲相送风花雪月颜容、蝴蝶去向无影踪、举杯消愁意正浓无人宠”我是听到这首歌,模糊中找到那种感觉。此句的意思是,这种淡淡的气质与清风相溶、或隐或现、连天边的白云都有些醉了。3、第三句:瑶台意与伊人驻“瑶台”是书中神仙、仙子们的住处。此句的意思是:连仙子们都想把这样美妙的佳人留在天界瑶台。4、第四句:书留丹青望雪归这一句是开放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当时是想:接第三句,而她只是留下一副字画,转身随风而立,望着天空,希望那漫漫白雪飘落而下。我个人想表述的内涵:她无意于天上那些无忧无虑而闲散的仙人,而只是想坚持她那清新、纯洁如白雪般的气质并希望这样的雪能够洒落人间,给污浊的人间带来一些这样的氛围。我这样解释一下、应该能理解的。 专门为下面解释:好,不说平仄,平仄一直学不好,韵偶尔压一下,举几个例子吧。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白居易《忆江柳》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韵里有:十一真韵、四支韵、六麻韵、十五删韵不懂诗,但也算 六麻吧。 而且,如果真的是好诗,需要用韵吗,我更在乎感觉和意境。红楼梦里怎么说的香菱在一本旧诗里看到,有的对的极工,也有不对的。虽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古人诗上有顺的,也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曾经天天疑惑。听黛玉这一说,明白了:“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上新奇为上。”接着黛玉告诉香菱:“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一三五、二四六我都常不管。但至少明白,诗追求的是意境,立意, 有感觉就好罢了,比不上十三月十七日做学问的态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