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或葡萄牙人到美洲之后,对当地进行强行殖民文化

发布时间:2019-09-02 18:03:13

很多文化都是强行植入的,当地的人失去了本族语言和本族文化宗教及历史,必须接受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带来的文明与历史

推荐回答

远洋航行、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新大陆是15世纪的世纪标签。1492—1502年,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船队四次远征,发现了美洲大陆。这是一个载入世界史册的重大事件,也因此,西班牙成为16世纪西方世界的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地帝国。

远航:哥伦布大航海的时代背景

15世纪,欧洲已经处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贸发达,寻找海外市场是各国的第一要务。这个时期,东西方之间的贸易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但欧洲商人对东方的黄金、丝绸、瓷器、珠宝和香料充满了无限渴望。就国家层面来说,欧洲各国急需大量黄金来满足各种需要。此时,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西亚,控制了东地中海海域,欧洲与东方的陆上贸易通道被切断,迫使欧洲各国开辟新的贸易路线。

收复失地运动胜利后,面对战争创伤的西班牙急需振兴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他们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特别是黄金成为他们的最爱。如此看来,哥伦布远航有了国家层面的支持。而就科学技术发展来说,地圆学说已被广泛接受,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进一步发展,西班牙能够建造多桅帆船。

此外,哥伦布从小就富有冒险精神,喜欢航海,青年时代更是四处游历。为了圆自己的远航梦想,他在各国四处游说,但在葡萄牙,他惨被拒绝,国王甚至将其看作一个骗子。而在西班牙,事情终于有了结果。1492年4月,哥伦布与卡斯蒂利亚王国签订协议,国王同意为远航探险提供资助,伊莎贝拉一世甚至将自己的首饰盒和私房钱都给了哥伦布,资助他去印度找黄金,顺便宣传天主教。当时,西班牙国王对资助哥伦布远航探险未知世界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可是其资助活动却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使得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捷足先登,抢得先机,后来建立起从菲律宾到拉丁美洲的第一个世界性殖民帝?国。

航海家哥伦布

征服:西班牙在美洲的野蛮殖民

现在万事俱备,哥伦布开始远航。1492年8月3日,这是一个伟大的、值得历史铭记的一天,哥伦布肩负西班牙君主的期望,率领由3艘帆船组成的远航船队,开始了第一次向西远航,向着茫茫大洋进发。哥伦布先后进行了四次远航,其中第三次横跨了大西洋,经过艰难险阻,他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等地,他本人坚信到了印度。当时,世人根本就没有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新大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哥伦布的发现是个“伟大的错误”。

但是,哥伦布的第一次远航具有强烈的殖民主义性质,反映了西班牙王室和贵族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实质。此后,他又进行了三次远航。在美洲,他掠夺大量黄金,强迫当地印第安人向西班牙王室交税,甚至还将他们作为奴隶贩卖到西班牙。而发现美洲的消息在西班牙和欧洲传开后,立刻成为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掀起了一股探险、寻找黄金、殖民地扩张和掠夺资源的热潮。此后,更多的探险者、冒险家和移民如浪潮一般来到美洲,野蛮殖民时代开始了。美洲历史被彻底改变,昔日平静犹如田园牧歌一般的历史只能存在于当地人的记忆中。欧洲所开辟的“大航海时代”,成了美洲原住民永远的伤疤。

壁画《墨西哥历史》中,描绘西班牙殖民者对墨西哥掠夺的部分

最早入侵拉丁美洲进行殖民活动的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其中,西班牙统治阶级更是迫不及待地要将新发现的地区占为己有。由于西印度群岛是哥伦布最先发现的地区,距离西班牙本土又相对最近,因此该地区便首当其冲,成为西班牙殖民者最先征服的对象。在西印度群岛中,海地岛很不幸成为殖民者的第一个殖民目标。从哥伦布在该岛兴建永久性殖民点开始,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了血腥和暴力的殖民掠夺,殖民者出动了全副武装的步兵、骑兵以及猎犬,以血和火为手段屠杀当地的印第安人,对该岛进行残酷的征服和殖民。当地的印第安人不仅被殖民者强征各种税收,而且还像宰杀牲畜中的羔羊一样被大肆屠杀,殖民者使用各种残酷的手段,例如:刀劈、斧剁、火烧、砍头以及开膛破肚,等等,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疯狂屠杀,该岛的印第安人的人数骤减,到1548年左右,原来的30万人,只剩下不到500人。如此,到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已经占领了整个西印度群岛。16世纪20年代,又先后侵占了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接着又相继侵占了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地。葡萄牙则侵占了巴西。这样,到16世纪中叶,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都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另外,英法等国殖民者也侵入拉丁美洲,占领了加勒比海一些岛屿,并且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手中抢占了牙买加、圭亚那和海地岛的西部。在征服拉丁美洲的过程中,西、葡等欧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摧毁印第安人的文化,毁灭了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场浩劫。殖民者摧毁当地文明后,在所侵占地区分别建立起各自的殖民统治。西班牙殖民者征服拉丁美洲的历史,同时也是拉丁美洲人民的血泪史、屈辱史、抗争史。

掠夺:成为称雄世界的殖民帝国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人民尸山血海之上获得了巨额财富,大量黄金、白银、珍珠以及烟草、牛皮、可可、糖、染料等源源不断流进了西班牙。据统计,从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的250年中,西属美洲的墨西哥、秘鲁开采了约1亿公斤白银;仅仅1493年到1610年间的约120年里,西属美洲就生产了170吨黄金,最高峰时年产量约5吨。殖民地向母国输入大量的真金白银,使西班牙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西班牙王室成员和一些贵族发了横财;而塞维利亚则成为欧洲金融、经济中心。同时,与摩尔人的长期战火,使西班牙锻炼出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巨额财富又反哺西班牙陆海军雄踞大西洋两岸。西班牙还通过与神圣罗马帝国联姻,迎来哈布斯堡家族统治西班牙,作为聘礼,富庶的尼德兰也成为西班牙领土。此外,西班牙还在亚洲占据菲律宾群岛作为殖民地,由此成为称雄世界的第一个全球性殖民帝国。

西班牙的胡安娜嫁给哈布斯堡王朝的“英俊王”菲利普,迎来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的统治

而对于探险者来说,根据合同,天主教双王是所有发现新大陆的宗主,土地主权归国王所有,而哥伦布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不过,天高皇帝远,更多时候国王也无暇顾及美洲的具体情况,因此探险者在美洲拥有很多权益,一方面他们冒险后可以得到很多财富,从一贫如洗的一介平民,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得到一个爵位封号,从地位卑微之人上升为万众瞩目的一方贵族和霸?主。

总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直接后果就是欧洲殖民者疯狂瓜分和掠夺美洲大陆,美洲大陆成为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天堂,却沦为当地印第安人等土著居民的地狱。

统治:西班牙殖民体系的建立完善

16世纪,西班牙成为西方世界的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地帝国。美洲的“印第安王国”,是西班牙领土的一部分和财富税收的来源地。但是,西班牙王室从来没有在美洲建立王国机构,主要原因是担心这样会造成权力分散。而在美洲的殖民地区域极其辽阔,各地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如何管理美洲殖民地成为西班牙殖民者面临的一个十分伤脑筋的问题。为了牢牢地将这块殖民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们建立了一套复杂严密、等级森严的、庞大的殖民统治机构,管理殖民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对拉丁美洲实行残酷、落后和封建主义的殖民统治。西班牙统治美洲300多年,这套官僚机构逐步完善,主要机构有以下组织。

其一是西印度事务委员会。1524年,卡洛斯一世发布命令,正式成立西印度事务委员会主管美洲殖民事务,这是代表西班牙国王领导和处理整个美洲殖民地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地位相当高。这个机构的人员构成并没有明确规定,开始时只有4~5人,后来随着美洲事务增多逐渐增加到近20人。委员会有主席一名,每周需要向国王汇报美洲事务方面的工作。委员包括学者、专家和法律各界人士。西印度事务委员会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委员会下面专设一个贸易总督,负责西班牙和美洲殖民地间的贸易往来以及与此有关的事务。这两个机构都设在西班牙本土。后来,随着拉丁美洲局势的变化,西印度事务委员会也不断进行改革。直到19世纪初期,曾经偏安一隅坐吃山空的西班牙终于受到了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沦为欧洲舞台上的“龙套”,西印度事务委员会也走到了生命尽头,被废除取消。西印度事务委员会一共存在了300多年,为加强和巩固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奴役和剥削拉丁美洲人民的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

其二是总督区。16世纪初,西班牙为了加强海外的殖民统治,在拉丁美洲建立了总督区,每个总督区由王室派遣一名总督,协助国王直接管理殖民地事务,这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最大和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总督区首脑称为总督,他们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例如代表国王,领导立法,管理行政事务和财政税收,任命官吏,统领军队,指导宗教事务等。西班牙王室鉴于总督的权力在不断膨胀,对总督们做了很多限制:任期一般为3~5年,不准带已婚子女上任,不准在殖民地经商和购置产业,任期届满后要接受审查,等等。可是,由于天高皇帝远,总督往往成为总督区的土皇帝,西班牙王室的力量对此往往鞭长莫及,使得这些规定实际上都没有得到认真执行。西班牙王室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很多总督区,最早成立的总督区是新西班牙总督区,首府为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城),管辖范围极大,最兴盛时期管辖范围包括今墨西哥全境,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佛罗里达州的全部或大部,中美洲(巴拿马除外),西印度群岛,委内瑞拉以及亚洲的菲律宾。其次为建立于1542年的利马总督辖区,首府为利马,最初管辖巴拿马和除委内瑞拉以外的整个南美西属殖民地,后来情况发生变化,管辖范围大大缩小,仅有秘鲁和智利两个地区。再次为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首府为波哥大,管辖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3个地区。最后成立的是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管辖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4个地区。

《不可不知的西班牙史》,尚德君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其三是都督辖区。因为总督辖区管辖的范围太大,总督的权威难以到达边远地区,同时为了分散总督过于集中的权力和势力,以及出于加强边远地区的防御力量的需要,西班牙王室将总督区中的某些地区设为都督辖区,首脑称为都督,由国王直接任命,虽然在名义上属总督辖制,但实际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西班牙在美洲共设有5个都督辖区,这些都督辖区由于距离西班牙本土千山万水,十分遥远,因此西班牙王室节制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其实,无论是西印度事务委员会,还是总督区或者都督辖区,这套行政管理体制实际上是西班牙封建王国统治制度的一个翻版,在长期殖民统治中不断完善,但是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其宗旨都是对拉丁美洲的疯狂掠夺,对当地人民实行残酷剥削和压迫。

为了加强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西班牙王室除了重视政治统治外,还特别重视宗教领域的统治,为此扩大宗教影响和渗透,使其成为殖民统治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支柱。具体来说,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殖民地加强天主教会的统治,将天主教会作为他们实行专制统治的重要支柱和控制、奴役印第安人的精神武器,麻痹了他们的思想,弱化了他们的革命精神,腐蚀了他们的革命意志,却又诱导他们在天主教教义中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解脱。通过殖民者的宗教教化,当地印第安人不得已安于现状,将希望寄托于未来的天堂,思想上的顺从导致他们不再采取激进行动打破现有的统治秩序,这也是殖民者希望看到的结果,对于他们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殖民者所到之处大肆建立教会,教会的大主教、主教等都由国王任命。教会的传教士们强迫印第安人改信天主教。教会还设立宗教裁判所,与其思想不符者皆被视为异端,进行残酷镇压。此外,教会还控制和摧毁殖民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严密控制殖民地的社会生活。天主教会实际上已经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地殖民统治机构的一部分。

经济方面,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建立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贵族、地主、官吏以及天主教会霸占着大片土地。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是这片土地的主人,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印第安人的命运就发生了翻转,如同“万丈高楼一脚蹬空,扬子江心断缆崩舟”,彻底掉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是,印第安人又是一个不屈的民族,300多年的殖民统治中,为了自由和独立,他们没有放弃命运的抗争,终于在19世纪初获得了自由和独立。印第安人坎坷多舛的命运、不停抗争的故事,同时也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鬼怪,一切只能靠自己,幸福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命运只能由自己掌握。

说的对,现在的美洲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历史。

殖民国家都是在殖民地实行殖民文化的.到现在西方的国家仍然在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强行推给其他国家.

基本就是赶尽杀绝,同化的都少

这位朋友,对。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丁美洲成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标。在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300多年殖民统治下,印第安文化遭到严重摧残,而西欧的各种文化传统就随着政治、军事征服在拉美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并在拉美各个文化领域如意识形态、宗教、教育、语言、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资本主义在原始的积累阶段是血腥,黑暗与残酷的,殖民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很多文明的灭绝就与殖民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印地安文明与种群

欧洲各个强权对美洲殖民的热潮是在克里斯多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後开始的,在那之後大量的欧洲殖民者来到了美洲,也开始了哥伦布交流时期(Columbia Exchange),进而改变了美洲大陆的历史。尽管是哥伦布开始了大量的美洲移民潮,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个来到美洲的欧洲人,来自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北欧人〔其中包括维京人〕才是第一个登陆美洲的欧洲人,他们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年前就在文兰〔Vinland〕建立了殖民地,但是後来这些维京人放弃了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

第一个欧洲势力在美洲征服当地原住民文化的是西班牙,其在美洲的占领地幅员辽阔,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南美洲和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一部分。葡萄牙人占据了巴西,英国人、法国人、还有荷兰人则占据了加勒比海中的大小岛屿。除此之外,英国与法国人也分别在北美洲的新英格兰及路易西安纳建立各自的殖民地。刚开始的殖民人口大部分都是由各个国家所派遣,到了後来前往美洲殖民地变成了人民为了逃离欧洲的贫穷或是宗教迫害的主要原因。

这样才最高明。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