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知识库
查看
全文阅读知识库
知识库
电脑
数码
生活
游戏
体育
娱乐
休闲
文化
民生
教育
健康
地区
当前位置:
知识库
数学
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有人设计了安装实验装置的四步操作:①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接好导气管;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之后放上石棉网;③把烧
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有人设计了安装实验装置的四步操作:①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接好导气管;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之后放上石棉网;③把烧
发布时间:2019-08-07 17:50:45
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有人设计了安装实验装置的四步操作:
①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接好导气管;
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之后放上石棉网;
③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烧瓶中放入食盐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并将导管插入集气瓶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推荐回答
还没有选出推荐答案,请稍候访问或查看其他回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下列反应,通常条件下只有在使用
下一条:
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有
资讯推荐
下列反应,通常条件下只有在使用浓硫酸时才会发生,而使用稀硫酸时不会发生的是A.将Al转化为Al^3+B.与NaCl作用制氯化氢气体C.与锌粒作用制氢气D.与强碱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
实验室里用浓硫酸跟食盐反应制取氯化氢,这是因为A.氯化氢具有挥发性B.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D.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
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食盐和浓硫酸分别制取氯气和氯化氢气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两种气体制取装置可以相同C.反应时制氯气应缓缓加热,而制氯化氢可加热到500~600℃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增大的是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下列化工生产原理的几种叙述中,不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情况是A.在加热条件下,用浓H_2SO_4和磷矿石反应制磷酸B.SO_2在接触室氧化成SO_3,再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制成浓硫酸C.将Cl_2在H_2
用足量的浓硫酸与11.7g氯化钠混合加热,使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全部通入6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将石蕊试液滴入到反应后的溶液中,则溶液呈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下列对溴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晶体B.跟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生成白色沉淀C.跟浓硫酸反应是制取溴化氢气体的常用方法D.其工业制法之一是将金属钠跟单质溴反应
可以用浓磷酸代替浓硫酸制取溴化氢气体的理由是A.浓磷酸与浓硫酸的性质相似B.浓磷酸与浓硫酸一样难挥发,且属非氧化性酸C.浓磷酸无氧化性,只有还原性D.浓磷酸的酸性强于氢溴酸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纤维素水解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溴化氢等气体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
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A.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B.氯化氢溶于水C.溴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反应D.锌和稀硫酸反应
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有下列中的A.用铁与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B.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D.氯化钠固体与浓硝酸反应制取氯化氢
下列实验操作中,所使用的有关仪器要求干燥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B.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时所用的试管C.做喷泉实验时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D.用氯化钠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时所用的
实验室能用浓硫酸与食盐反应制取氯化氢,而不能用浓硫酸和硫化钠制取硫化氢,其原因是:A.硫化氢有还原性,氯化氢无还原性B.氯化氢具有挥发性,而硫化氢不具挥发性C.硫化氢易溶于水,氯化氢在水中溶解度小D.
下列物质属离子化合物的是A.苛性钾B.碘化氢C.硫酸D.醋酸
氯化铅和硝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碘化铅和硝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与食盐反应生成氯化氢以及与铜反应分别体现了他的什么性质?
高考浓硫酸可制取氯化氢气体为什么是因其难挥发性而不是酸性?根据反应不是盐和酸反应生成酸和盐吗?
酸性:1.硅酸<磷酸<硫酸<高氯酸2.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
5.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溴化氢和亚硫酸的溶液中通入0.01mol氯气,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