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NaCl、NH
3、CO
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
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CO
2+H
2O=NH
4HCO
3;
NH
4HCO
3+NaCl=NaHCO
3↓+NH
4Cl;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钠
(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
3 晶体的操作是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气体,说明原因______.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
(3)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请你再设计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
推荐回答
解:(1)a、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故a不符合;b、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与该现象无关,故b不符合;c、碳酸氢钠的稳定性不如碳酸钠;由于对于氯化铵来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更小一些,所以应首先析出;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小于碳酸钠,故d不符合;故答案为:c.(2)①(I)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是为了除掉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II)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完的NH3;(III)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漏斗、烧杯,故答案为:过滤;玻璃棒、漏斗、烧杯;②(I)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而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a端通入,从而保证了从b通入二氧化碳时保证了二氧化碳的充分反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故答案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II)装置改动后反应物的二氧化碳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的吸收率;(3)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以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到;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Ca(OH)2=CaCO3↓+H2O+NaOH;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物质的量==0.12mol;设加热后的固体12,28g中含碳酸钠物质的量x,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为y,依据题意得到:x+y=0.12106x+84y=12.28得到x=0.1mol;y=0.02mol;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86.3%,故答案为:86.3%;(4)从题干信息NH4HCO3+NaCl═NaHCO3↓+NH4Cl;可得制取碳酸氢钠的方法,同时也可采用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得到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