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自然景区在“蝴蝶节”上特地推出了“蝴蝶仙子”吸引游人。但让人吃惊的是,“蝴蝶仙子”居然是由上百只活蝴蝶支撑的衣服装扮而成,活蝴蝶被钢针直接扎死在洁白的石榴裙上。此事一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有人说这是一种创新,也有人说这种行为很残忍。你怎么看?
推荐回答
景区虽然有选择营销宣传方式的自由,但是以不尊重生命甚至肆意践踏生命的残忍手段来吸引眼球,我认为这样的营销宣传方式并不是创新,而是粗暴低俗的噱头,缺少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游客存在猎奇心理。游客喜欢追求感官刺激,导致景区短视地投其所好,为吸引他们前来游玩,将上百只活蝴蝶钉在裙子上表演,行为实在过于残忍。第二,景区自我定位不准。自然景区的定位应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展现给游客,让游客在游玩酌同时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景区却通过残害蝴蝶的手段来吸引游客,可谓本末倒置,最终只会影响景区形象。第三,营销宣传手段滞后。景区的此种营销宣传方式,虽然在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引来无数游客围观,实现了“眼球经济”,但这属于不尊重生命的创新,没有考虑到长远利益,也没有兼顾其他主体诉求。第四,相关部门管理不当。旅游监管部门在前期没有制定相应规定,在方案上报后没有及时阻止,在事情发生后也没有督促整改,直接导致了残杀蝴蝶这样令人心痛的事件。蝴蝶翩翩多姿,景区景色优美,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游客、景区、相关部门都需要思考的内容。第一,加强宣传引导。媒体应发挥舆论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大众传播渠道,或进社区举办一些爱护动物的活动,引导公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第二,景区精准定位。将生物与美景有机结合,为游客展现自然和谐的景观才是景区核心所在。景区上至管理人员,下至服务人员,都应秉承此理念。因此可以多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做好定位工作,建设景区文化。第三,创新营销手段。通过将蝴蝶与景区美景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多样化营销,在景区开办蝴蝶节,通过摄影、宣传片评选等手段,借助大众媒体对景区美景、景区特色进行宣传。寻找蝴蝶替代品,利用科技手段打造机器蝴蝶、仿生蝴蝶以及3D观影室,通过人性化、人道化的创新手段来吸引游客。第四,加强景区监管。旅游监管部门如旅游局、风景管理局等应加强对景区经营、宣传方式的监管。前期做好规范与警示工作,日常注重常规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对景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全方位监管;也可以拓宽“互联网+电子政务”渠道,如政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设立监督举报平台,便于游客及社会大众对景区提出意见建议。旅游景区应转变发展理念,升级管理模式,使得景区可以摒弃低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游客参观游览真正成为一次寻美之旅、绿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