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学习周报文章,求阅读感。在线等,急急急!

发布时间:2019-08-20 18:18:22

目送

父母对孩子的爱发自肺腑。即便到了该放手时,他们也总是不愿立刻放手——只因为他们不愿相信:那个曾经懵懂的小孩已经长大。                         

——题记

她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

她讨厌父母的唠叨,讨厌父母的责问,讨厌学习的枯燥与无趣。

同样,她也讨厌父母的关心,那种在她眼里看来有些关爱得过头的关心。因此,每次出发去上课,她总是风风火火地出门,身后总是回荡着“嘭”的一声巨响。响声震动整栋楼宇,甚至连窗台上的花儿也被震得花枝乱颤,似乎在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无辜与惊恐。

同样被惊吓到的,还有她的母亲。只是她不知道,每天她离开之后,自己的母亲又是怎样一副失落而又无奈的面孔。

母亲总是不放心女儿上学的路,她总是在想:“过马路时她有没有左右看?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有没有……”

时间一长,次数一多,母亲终于做出决定:在女儿下次去上课时,跟着她!

“嗯,安全地过了马路,也没有做什么别的事。”

母亲的心恢复了平静。

“过马路是没事了,是可以放心了,但她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课?有没有遵守纪律?会不会和同学打架?有没有……”

这样一想,母亲又开始烦闷起来。

等到她下课归家时,母亲一时没忍住,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你在……”

话还没说完呢,她就打断了母亲的话:“我的事,您少管……”那语气,不容辩驳,是那么的冰冷,是那么的无情!说这话时,她眼底甚至不带一丝感情。所有的这些,仿佛化作了一把无形的刀,狠狠地刺向母亲,刺向了那颗一心一意为女儿着想的心,并且一下一下的,把那颗心分成了几个残缺的碎片。

母亲只好闭口不言,无奈又痛苦。

时间一天天过去,她逐渐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总感觉有人跟着我,在上学路上?

第二天。

她像往常一样连蹦带跳地走去学校。半路,她突然在一个小巷中拐了一下,灵巧地躲藏在一辆车子的后面——她想知道是谁,到底是谁在跟踪她。

发现跟丢了对象,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妇女此刻正神色焦急地左顾右盼,期盼找到对方的身影。然而,除了身边脚步匆匆的行人外,她什么都没有看到。时间过得很慢很慢,也不知过了多久,那焦急而又无助的女人最后才不甘心地黯然离去。

看到母亲的那一刻,她当时就愣住了。因为她想过很多种可能,却从未想过,跟着她的人是母亲!

下午,刚推开家门,认为自己被冒犯了的她一脸愤怒:

 “为什么要跟着我?”

见她如此激动,母亲小心翼翼:“我……我这不是担心你路上出事儿吗……”

“嗬,其实你是想监视我吧!”

 “没有,真的没有!你要相信我啊!”母亲急忙解释。

“别说了,我什么都明白了。”

见状,母亲知道女儿肯定是误会她了,可自己的解释却又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力。

回想起多日来与女儿冷战的委屈与心酸,想起曾经乖巧又善解人意的女儿,再看看现在的她,母亲又急又气,又委屈——为什么?为什么女儿这般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最后,再也忍不住,眼泪就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下来。

“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吗?你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吗?你要是因为一时疏忽大意就出事了我怎么办啊……”母亲一边抹眼泪,一边呜咽道。

听着听着,她心底莫名一股酸楚。她好像看见了从前的那个母亲,那个温柔体贴的母亲,那个通情达理的妈妈……

回忆越多,眼底的温柔就越多。慢慢的,她好像明白了一些东西,明白了母亲对她的过分关心,来源于内心对她最深的爱。明白了这一点后,她的语气虽然变得柔和了许多,但碍于所谓的面子,仍不失一些“硬气”:“我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情,你们就别再操心了。”

见女儿这么“漠然”,母亲不想说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第二天,当她再次去上课的时候,身后只留下了一道轻轻的关门声。咦?怎么……母亲奇怪的发现,往日的巨响早已不复存,只有一丝微不可察的动静——站在门后的母亲突然发现,自己的女儿,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呢!

望着女儿渐行渐远的背影,母亲百感交集,怅然中,她忽又想起龙应台的几段文字:“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或许,真的是该“放手”了——不该太过于担心的,只要目送她,看着她渐行渐远,就好。想到这里,不觉间,母亲嘴角轻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