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酒精灯火焰点燃金属镁条(已除氧化膜)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金属铝箔(已除氧化膜)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某实验探究小组在进行了上述两个实验后,为了

发布时间:2019-08-26 14:48:45

(1)用酒精灯火焰点燃金属镁条(已除氧化膜)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金属铝箔(已除氧化膜)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某实验探究小组在进行了上述两个实验后,为了探究两者实验现象的不同,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金属镁和铝的着火点不同;
②金属镁和铝的熔点不同;
③金属镁和铝的沸点不同;
④金属镁和铝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燃烧热不同.
随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
Ⅰ.几种物质的熔沸点和镁铝的燃烧热
MgAlMgOAl2O3熔点/℃648.8660.428522072沸点/℃1107246736002980燃烧热*/kJ•mol-1601.8833.6*铝粉在空气中或铝箔在纯氧中均可燃烧
Ⅱ.可燃性固体没有固定的着火点(燃点),其着火点的高低与固体颗粒的大小有关,固体颗粒越小,______.例如:面粉分散在空气中遇火可发生爆炸.
【原因探析】
A.镁和铝的熔点很接近且实验所用的是镁条和铝箔,加热它们产生的实验现象不同不可能是由______(填上述4种假设的编号)所引起的.
B.若只从反应生成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来分析,应该是______燃烧.
C.若只从镁、铝及其氧化物的熔点和燃烧热来分析,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镁条(已除氧化膜)的实验现象应是______.
D.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铝箔(已除氧化膜)产生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E.镁条能燃烧,铝箔不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由______(填上述4种假设的编号)所引起的.加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使温度超过______的沸点,______而被燃烧并产生火焰.

推荐回答

解:(1)用酒精灯火焰点燃金属镁条产生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白烟)氧化镁.故答案为: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白烟)(2)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金属铝箔产生的实验现象是:铝箔失去光泽,加热的部分呈红热状态,有一层薄膜兜着熔化的液态铝而不滴落.故答案为:铝箔失去光泽,加热的部分呈红热状态,有一层薄膜兜着熔化的液态铝而不滴落.(3)Ⅱ.面粉分散在空气中遇火可发生爆炸,说明着火点的高低与固体颗粒的大小有关,固体颗粒越小,着火点越低.故答案为:着火点越低.A.镁和铝的熔点很接近且实验所用的是镁条和铝箔,燃烧现象应很接近,但加热它们产生的实验现象不同,所以不可能是由熔点引起.故选②.B.由表中数据可知Al和Mg的熔点相差很小,而Al比Mg的燃烧热大了231.8kJ/mol,所以铝容易燃烧.故答案为:铝.C.氧化镁的熔点比氧化铝的高,镁的燃烧热都小于铝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少,所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镁条的实验现象应与加热铝箔产生的现象相似,不能燃烧,表面失去光泽,生成氧化镁膜兜着液态镁而不滴落.故答案为:不能燃烧,表面失去光泽,生成氧化镁膜兜着液态镁而不滴落.D.铝是亲氧元素,所以很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形成氧化铝薄膜的“袋子”.铝的熔点低沸点高,在氧化铝薄膜的“袋子”里熔化形成液态铝.             故答案为:铝很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形成氧化铝薄膜的“袋子”),铝的熔点低沸点高(在“袋子”里熔化形成液态铝).                  E.镁的沸点相对较低,加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使温度超过镁的沸点,镁蒸气涨破氧化镁薄膜,镁蒸气遇火而被燃烧并产生火焰,铝的沸点远大于镁的沸点,加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能使液态铝气化,被氧化铝膜包裹,不能燃烧.所以镁条能燃烧,铝箔不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由沸点不同所引起的.故答案为:③;镁; 镁蒸气涨破氧化镁薄膜,镁蒸气遇火.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