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的人文地理、历史。

发布时间:2019-08-31 03:12:06

陇西县的人文地理、历史。

推荐回答

陇西县为定西市下辖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陇西县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在渭河上游。东与通渭县相接,南与漳县、武山县毗连,西与渭源县相邻,北与安定区接壤。陇西在元明清时期称为巩昌府。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今兰州市以东和四川、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陕甘分省初期曾为甘肃巡抚驻节,成为甘肃最早的省会,康熙七年,甘肃省会迁至兰州,巩昌府逐渐没落。1913年巩昌府被废除,故址设陇西县至今。 2013年,陇西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9亿元。农业以中药材、马铃薯、菌菜、畜草为主要产业;工业以中医药加工、铝冶炼及制品、装备制造业为主。截至2013年,陇西县幅员面积为2408平方公里,下辖9镇8乡;总人口51.32万人。中文名: 陇西县外文名: Longxi County别称: 李氏故里、中国药都所属地区: 甘肃省 ·定西市下辖地区: 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菜子镇、福星镇、通安驿镇、云田镇、碧岩镇、马河镇、渭阳乡、宏伟乡、和平乡、柯寨乡、双泉乡、德兴乡、永吉乡、权家湾乡。面积: 2408平方公里人口: 51.32万人(2013年)GDP: 52.9亿元(2013年)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南部著名景点: 莲峰山,碧岩寺,石门水库,翠屏山,地域名人: 文淑芳地方特产: 陇西金钱肉,陇西腊肉,陇西黄芪知名产业: 农业,药材知名企业: 陇西君达中药材加工营销有限责任公司电话区码: 0932邮编区码: 748100政府驻地: 巩昌镇县门街1号火车站: 陇西站行政类别: 县地方方言: 中原官话-秦陇片车牌代码: 甘J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辖地区: 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等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方方言: 中原官话-秦陇片电话区码: 0932邮编区码: 748100人口: 51.32万人(2013年)面积: 2408平方公里目录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属黄土高原地区,陇西又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面积2408平方公里,人口49.8万人。她以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建筑威远楼雄居县城中心,声闻四达;省级森林公园仁寿山亭台楼榭,风景秀丽。天下李氏源于陇西,“陇西堂”闻名海内外。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达古都西安,西临省会兰州,陇海铁路纵贯东西,宝兰二线横跨境内,定陇公路建成使用,连霍高速穿境而过,多条国、省公路与铁路在“旱码头”文峰镇交汇,成为连结周边数十个市州县的交通枢纽。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陇西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还一度成为甘肃省最早的省会,是陇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下下李氏源于陇西,历代英才辈出,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分别于1994年、1997和2000年成功举办了“陇西李氏文化全国研讨会”、“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观光节”和“陇西李氏文化第二次全国研讨会暨西部大开发陇西经贸洽谈会”。陇西将成为凝聚中华文化的重点县之一。1998年全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本世纪开始由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先生《古今陇西的区别和沿革》:“陇西”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这个陇山在甘肃古代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将陇东、陇南、陇西称为三陇之地,后来又变成了甘肃的简称。它们的命名同陇山密切相关。古人自然而然将陇山以东划为陇东,陇山以西为陇西。而今天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区为陇南。所以甘肃也有三陇之地的说法。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陇西”一词引人注目时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这一年秦昭王设置了陇西郡,并修筑长城,以防御西部的少数民族,从根本上确保秦人后方的稳定。史籍和考古发掘证明,秦人就是在以礼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远在夏朝时,他们为夏王室“调鸟兽,鸟兽多驯服”,于是“赐姓嬴氏”。夏亡商兴之际,秦人去夏归商,因军功使“嬴氏多显”。至周朝时,秦人为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因功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号嬴秦,周王室让他们“以和西戎”。至秦襄公时,他们护送周王室东迁有功,被周王室分为诸侯,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攻灭狄族,设置狄道。战国秦长城就是将秦人的发祥地礼县及其周边地区围在了里面,有了长城自然要设置守护长城的部队和地方政府。位于战国秦长城起点不远处的狄道(今临洮),自然就成陇西郡的郡治。西汉时,陇西郡管辖今天甘肃东乡以东洮河中游、渭水上中游,西汉水上游的广大区域。所有的史料证明,陇西郡政府所在地狄道就是在今天临洮县,由于岁月久远郡治的具体方位已不可考,《辞海》中也只是笼统地记述为“临洮县南”。长期以来临洮的名气很大,然而县城并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很重要。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宁、兰州两地的枢纽,也就是连接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中南两线的所在地。古人选择狄道作为陇西郡治是有他们的道理。说起来狄道还有一段来历呢?尽管在战国时秦人修筑了长城,用以防御西方的少数民族;但并没有将少数民族驱赶到长城之外。大量的狄族仍旧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汉书》记载说:“县有蛮夷曰道”。所以狄道就是狄族居住的县,似乎和今天的民族自治县有点类似。其实,今天的陇西县是古陇西郡的一部分,到了宋哲宗元五年(1090年),才在今天陇西所在地设置了陇西县。也就是说,今陇西县得名比古陇西郡得名晚了1270年!《辞海》对今陇西县是这样记述的,陇西县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汉时在此设置襄武县,三国时为魏国陇西郡治所。唐时为渭州治所,宋置陇西县。尽管今天的陇西县不是古之陇西郡,但属古代陇西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历史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的陇西县即古襄武县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地灵人杰,人才辈出的地方。中国文学史上的“陇西三李”都是今天的陇西县人,“李公佐、李朝威、李复言”这三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唯《莺莺传》及李朝威《柳毅传书》而已”。从写作风格看三个人各有特点。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给人们讲述了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各种杂曲话本。这个诞生于中唐时期的传奇小说,代表了中国唐代传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同《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枕中记》等流传不衰。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男女婚姻的神,称为月下老、月老。传说他有赤绳,若把它系在男女两方的脚上,虽仇人或相隔千里,终会结成姻缘。李复言的《续玄怪录·定婚店》中就曾提到这件事情:唐代韦固在宋城南店遇一老人,这位老者在月光下翻书。他问老人,回答说,婚书,老人同时带有红色的绳子,用来拴住有情人,管宋城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题其店曰“定婚店”。这就是俗称媒妁为月下老人的来历。以讽世小说着称的作家又有李公佐,也是陇西人。元和中曾任江西从事。他撰有传奇:《南柯太守传》、《庐江冯媪传》、《谢小娥传》等。其中《南柯太守传》记述了游侠之士淳于棼醉后被邀入“槐安国”,招为驸马,出任南柯郡太守,守郡二十年,境内大治。不料与邻国发生战争,紧接着公主去世,国王将他遣返故乡。这时他被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人生原来不过如此而已。

陇西,位于甘肃东南部,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辖2镇23乡(现在可能略有变化),人口44.7万人。秦时置郡,汉设襄武县,两千多年来,为郡、州、府所在之地,曾是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有着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华夏文明史册。 县境内有始建于北宋的威远楼,清代的文峰塔,保昌楼等古建筑,建于唐代的李家龙宫,“陇西堂”、五李亭、李贺墓、李太白等李氏文化遗址遗迹,为海内外李氏寻根问祖所仰慕,同时陇西,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人文荟萃。

他们或以丰功伟绩泽被后世,或以高风亮节垂范千古,或以科技、文化成果造福人民。汉医术方士封衡,与华佗齐名,著《容成养术》、《灵宝卫生经》等。武将廉褒 ,汉成哀时为右将军,在河西以恩义结羌戎,边境得安宁。班固说:“山东出相,山西出 将,汉兴 ,成纪李广、李蔡,上圭阝赵充国,襄武廉褒……” 。

唐赵王景,肃宗宝应年间宰相,谏帝《审官六议》,颇具建政建树。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史称“陇西三李”,著名唐传奇文学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 后来煊赫如是者,惟《莺莺传》及李朝威《柳毅传》而已”,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宋少傅王德,抗金战功赫赫,《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列为中国历代著名军事人物 ,明著名散曲家金銮,著《萧爽斋乐府》二卷,针砭政治,嘲讽现实,为明曲家中负有盛誉 的作者。清杨庆,生平笃学,孜孜学业,奋笔不辍,主要有《吾从编》、《道源读书集》 等 18篇172卷,著述名西京。历史英俊,彪炳史册,激励后人。陇西又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地,张骞出使西域,炀帝西巡,玄奘取经,文成公主入藏联姻皆涉足陇西。咏陇诗词: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解】: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2、貂锦:这里指战士。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文化现象

李氏文化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县境内有“陇西堂”、“李家龙宫”、“李贺墓”等多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 [6]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代表,在陇西县境内,沿渭河南岸的黄土台地保存了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主要包括首阳镇的龙头山文化遗址、昌谷乡的梁家坪文化遗址、巩昌镇的张家坪文化遗址、文峰镇的暖泉山文化遗址等十多处。[16] 

名优特产

陇西金钱肉陇西金钱肉,又名蝴蝶肉。选用驴鞭,经过检疫,宰杀、清洗 、整形、消毒等工序,加入天然无毒香料腌制而成。陇西腊羊肉陇西火腿陇西火腿是陇西传统名特产品,与腊肉一起腌制。1987年,参加甘肃省食品行业评比,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17] 陇西腊羊肉陇西腊羊肉以新鲜羊肉为主料制作而成,实际上就是一种“卤”羊肉,甘肃省传统名菜。陇西烧鸡粉陇西烧鸡粉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曾被甘肃省商业厅评为名特小吃,并刊登于《中国烹饪》杂志。 [18] 

旅游

编辑威远楼威远楼位于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取威震远方之意。为省级保护文物。2013年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0] 仁寿山森林公园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陇西县城西南,占地882亩,海拔2057米。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21] 李家龙宫李家龙宫李家龙宫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宗祠,也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22] 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 [23] 陇西县境,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始设陇西郡。汉初,设襄武县。高祖二年(前205年),属陇西郡;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属凉州陇西郡;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地增置天水郡,时陇西县境内有襄武、首阳、探道、兰干四县并存,由陇西、天水二郡分辖,二郡均隶于凉州刺史部。隋朝,改陇西县。 [6] 李氏故里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废陇西郡,置渭州;武德七年(624年),渭州隶属秦州都督府;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属陇右道;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分襄武县设置首阳县;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立陇右节度使;代宗宝应元年(762年),陇西郡沦陷于吐蕃;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唐收复陇右后,恢复渭州陇西郡及属县的建置。北宋,皇佑四年(1052)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元眪五年(1090)升古渭寨为陇西县。[7] 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 [6]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仍设巩昌府;洪武八年(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挑、平凉、庆阳四府;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时,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陇西县隶属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设行政督察专区,陇西县属于第一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省政府重新厘定各县等级,陇西定为三等县。1949年8月,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政府成立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漳县,西邻渭源县,北靠安定区。隶属甘肃省定西市。 [1]  陇西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自古为“四塞之国”,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 始设陇西郡,汉初设襄武县,始有建置。隋改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 [2]  截至2016年,陇西县域面积为2408平方公里,辖10镇7乡,215 个行政村,11个社区,12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92万,其中农业人口43.3万,居住着汉、回、满等13个民族。 [1]  陇西当地多为使用中原官话-秦陇片。 2015年,陇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7.44亿元、同比增长8.5%。农业以中药材、马铃薯、菌菜、畜草为主要产业;工业以中医药加工、铝冶炼及制品、装备制造业为主。 [3]  2016年,陇西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4]  2017年5月,陇西县获“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荣誉称号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属黄土高原地区,

陇西又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面积2408平方公里,人口49.8万人。她以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

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建筑威远楼雄居县城中心,声闻四达;省级森林公园仁寿山亭台楼榭,风景秀丽。天下李氏源于陇西,“陇西堂”闻名海内外。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达古都西安,西临省会兰州,陇海铁路纵贯东西,宝兰二线横跨境内,定陇公路建成使用,连霍高速穿境而过,多条国、省公路与铁路在“旱码头”文峰镇交汇,成为连结周边数十个市州县的交通枢纽。

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陇西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还一度成为甘肃省最早的省会,是陇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下下李氏源于陇西,历代英才辈出,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分别于1994年、1997和2000年成功举办了“陇西李氏文化全国研讨会”、“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观光节”和“陇西李氏文化第二次全国研讨会暨西部大开发陇西经贸洽谈会”。陇西将成为凝聚中华文化的重点县之一。

1998年全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本世纪开始由稳定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

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

这个陇山在甘肃古代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将陇东、陇南、陇西称为三陇之地,后来又变成了甘肃的简称。它们的命名同陇山密切相关。古人自然而然将陇山以东划为陇东,陇山以西为陇西。而今天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区为陇南。所以甘肃也有三陇之地的说法。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

甘肃最早设置的郡

“陇西”一词引人注目时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这一年秦昭王设置了陇西郡,并修筑长城,以防御西部的少数民族,从根本上确保秦人后方的稳定。

史籍和考古发掘证明,秦人就是在以礼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远在夏朝时,他们为夏王室“调鸟兽,鸟兽多驯服”,于是“赐姓嬴氏”。夏亡商兴之际,秦人去夏归商,因军功使“嬴氏多显”。至周朝时,秦人为孝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因功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号嬴秦,周王室让他们“以和西戎”。至秦襄公时,他们护送周王室东迁有功,被周王室分为诸侯,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攻灭狄族,设置狄道。

战国秦长城就是将秦人的发祥地礼县及其周边地区围在了里面,有了长城自然要设置守护长城的部队和地方政府。位于战国秦长城起点不远处的狄道(今临洮),自然就成陇西郡的郡治。

西汉时,陇西郡管辖今天甘肃东乡以东洮河中游、渭水上中游,西汉水上游的广大区域。所有的史料证明,陇西郡政府所在地狄道就是在今天临洮县,由于岁月久远郡治的具体方位已不可考,《辞海》中也只是笼统地记述为“临洮县南”。

长期以来临洮的名气很大,然而县城并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很重要。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宁、兰州两地的枢纽,也就是连接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中南两线的所在地。古人选择狄道作为陇西郡治是有他们的道理。

说起来狄道还有一段来历呢?尽管在战国时秦人修筑了长城,用以防御西方的少数民族;但并没有将少数民族驱赶到长城之外。大量的狄族仍旧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汉书》记载说:“县有蛮夷曰道”。所以狄道就是狄族居住的县,似乎和今天的民族自治县有点类似。

著名人物/陇西县 编辑

姚苌

姚苌(330-394)字景茂。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金銮

罗锦堂图册

金銮(1494-1587)字在衡,号白屿。明代散曲家。着作有《金白屿集》、《徙倚轩集》等。

罗锦堂

罗锦堂(1929- )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大学教授、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及外文系合聘客座研究教授、甘肃省黄河奇石馆名誉馆长等。

张尚勇

张尚勇(1967-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主编、参编国家及纺织总会规划教材6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

历史文化/陇西县 编辑

文化现象

李氏文化

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西县境内有“陇西堂”、“李家龙宫”、“李贺墓”等多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代表,在陇西县境内,沿渭河南岸的黄土台地保存了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主要包括首阳镇的龙头山文化遗址、昌谷乡的梁家坪文化遗址、巩昌镇的张家坪文化遗址、文峰镇的暖泉山文化遗址等十多处。

名优特产

陇西金钱肉

陇西腊羊肉图册

陇西金钱肉,又名蝴蝶肉。选用驴鞭,经过检疫,宰杀、清洗 、整形、消毒等工序,加入天然无毒香料腌制而成。

陇西火腿

陇西火腿是陇西传统名特产品,与腊肉一起腌制。1987年,参加甘肃省食品行业评比,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陇西腊羊肉

陇西腊羊肉以新鲜羊肉为主料制作而成,实际上就是一种“卤”羊肉,甘肃省传统名菜。

陇西烧鸡粉

陇西烧鸡粉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曾被甘肃省商业厅评为名特小吃,并刊登于《中国烹饪》杂志。

旅游/陇西县 编辑

威远楼

威远楼位于陇西县城中心,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取威震远方之意。为省级保护文物。

仁寿山森林公园

李家龙宫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陇西县城西南,占地882亩,海拔2057米。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李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宗祠,也是研究陇西李氏文化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之一,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

陇西八景/陇西县 编辑

首阳旧县

说法有二,一说是今日首阳乡以上与渭源县之间渭水北岸的古首阳县;一说是今首阳乡之旧堡。

马从龙集唐人诗旬,成五绝一首如下 :

惟忆首阳路 (孟 郊),长歌怀采薇 (王 绩),

登高望旧国 (贾 至),知复是也非 (张九龄)。

五台古刹

系指距陇西县西九十华里之马鹿山,即莲峰山。原属陇西县管辖,后改隶渭源县。

马从龙集唐人诗句,成五绝一首如下 :

云山兼五岭(杜 甫),处处画楼台 (孟浩然),

松石偏宜古 (王 勃),登高望几回 (李之问)。

碧岩竹帘

位于距陇西县城西南五十华里的碧岩寺北之山沟中,古木夹道的清溪尽头,清泉从岩顶流下,似瀑布,似竹帘。

马从龙集唐人诗句,成五绝一首如下 :

水悬青石磴 (周 贺),珠缀共玲珑 (常 衮),

永愿坐长夏 (杜 甫),垂帘清气中 (曹 松)。

石门夜月

系指蒲川乡石门水库所 在地,有金刚山、卧龙潭、皖崖等名胜。该地 原属陇西县,后划归渭源县管辖。

马从龙集唐人诗句,成五绝一首如下 :

石门有余好 (刘长卿),对壁耸千层 (张九龄),

明月来相照 (王 维),清兼此夜心 (刘得仁)。

翠屏晴岚

位于陇西县城东三台乡翠屏山,隔渭水与文峰塔相望。每当天气晴朗,山上云蒸雾绕,山色晴岚。

马从龙集唐人诗旬,成五绝一首如下 :

翠屏千仞合 (元 宗),游目清霄极 (储光羲),

况复值初晴 (朱庆余),夕岚增气色 (孟浩然)。

桃花晚照

有关位置,亦有二说。一 说系指县城东十华里的红山头附近,渭河沿岸是一片桃园,落霞、桃花与红岩相映生辉 : 一说是指三台乡乔家门附近,当地红山脚下,一片桃林,至今犹存。

马从龙集唐人诗旬,成五绝一首如下 :

迟迟落景斜 (高正臣),鲁入桃源路(李 质),

留艳待人开 (郑维忠),夭桃花薄暮 (孟 郊)。

洛浦荷盖

系指汪家鱼池对岸,即渭水北河那坡一带,因长年受河水冲刷,北山滑坡,形成山重水复,沟渠纵横,高低凹凸不规则的丘陵地貌,酷似荷叶片片。据旧县志载 :" 河浦山在县城北五里,其山形如荷叶,故名。

马从龙集唐人诗句,成五绝一首如下 :

洛浦少高树(于 邺),依依望不迷 (李言行),

早花随处处 (杜 甫),荷小盖犹低 (刘 怕)。

渭水秋波

陇西县城清安门以北,保昌楼以东,渭河两岸地势平坦,河道宽 阔,水面如镜。秋来微波涟漏,泰穰盈畴。

马从龙集唐人诗句,成五绝一首如下 :

渭水天边映 (王 维),山空鸟鼠秋 (杜 甫),

清波殊淼漫 (斐 边),许与论仙舟 (李百药)。

看下县志就知道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