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下面表格中的
推荐回答
(1)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厚,成两个像;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等,因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以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2)①从“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可知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镜的焦距约为5cm;由图可知,此时u>2f,成倒立缩小实像,2f>v>f.故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②蜡烛放在A位置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光屏现在的位置可知,要向左移动光屏,才能确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③B点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并且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所以若把蜡烛放到B点左侧,可以使虚像更大.故答案为:C;(2)5;左;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