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台湾莫拉克四兄弟的故事啊?

发布时间:2019-07-30 03:42:45

速度回答
我要在2天内赶一篇作文

推荐回答

【中央社╱屏东县13日电】屏东县雾台乡佳暮村今天全乡平安撤离,佳暮村6位青年组成救难队,有陆军特种部队军人、消防队员、南区救难协会搜救队员,他们请假回家,发挥专长,协助乡人全数脱困。离开佳暮村的最后一架次直升机,飞抵内埔农工停机坪,4名健壮的青年一下机,媒体蜂拥而上,4名青年对著摄影机敬礼说「感谢社会大众」,他们是航特部凉山特勤队员徐仁辉及徐仁明兄弟,南搜队员柯信雄跟赖孟传。除了还留守在佳暮村的4名警消外,佳暮村全村131人今天全数撤离。「我们有一半的村庄都崩掉了,村庄每天都在下陷,我和部落的年轻人每天都去巡逻,每天村庄都下陷10公分」。住在佳暮村的柯信雄说,当时部落里的年轻人和村长、警察将新旧佳暮两部落村民全部集合在活动中心,并用手机与山下联络部落里的状况。村里老人居多,因为是暑假,也有不少小朋友回到佳暮,还有孕妇和婴儿,在没水没电下,柯信雄和村里的猎人禹天成指导村人野地求生,如何以导管接雨水并以滤网滤水,再将煮开的水让村民喝。听到家乡受创严重,徐仁辉、徐仁明马上向部队请假回乡救人,他们的父亲、叔公、叔叔(禹天成)等亲人都在部落里。徐仁辉说,他与弟弟只请了一天的假,9日早上7时出发,带著医疗用品准备走路回村救村民,预计回乡路要一天一夜,但走到一半,接获讯息伊拉部落有人被土石流掩埋,於是他们先到伊拉部落协助救人。徐仁辉说,他们协助受难者家属挖掘土石找人,直到其他单位的救难队员到达,由於接到佳暮需要发电机的讯息,当天傍晚,他们撤回内埔农工,先回到部队继续请假。「我人在林边救灾,心在佳暮」。灾害第一时间被分配到屏东县林边乡救灾的桃园县消防局小队长禹天杰说,林边任务10日完成,他向单位请假回乡救援,禹天杰有父母、姐妹和哥哥禹天成在部落里。由於天候不佳,没有人熟悉佳暮的地形,直升机一直无法到佳暮,禹天杰到内埔农工,正好与徐仁辉兄弟与赖孟传会合,於是他当向导,让直升机吊挂徐仁辉等3人下到佳暮,3人再与柯信雄及禹天成等人砍树、洒石灰开设出停机坪。佳暮村民11日开始撤离行动,一直到今天下午4时30分,徐天辉等人搭最后一班直升机撤离全暮,佳暮村民全数安全撤离。虽然平安的撤出村民,但柯信雄等6人并没有休息,他们还要到其他灾区救灾。台湾灾区特写佳暮村4英雄救出135位村民(图)两岸网新闻中心(来源:中国台湾网)2009年8月14日星期五14:39:45左起:救难英雄徐仁辉、赖孟传、徐仁明、柯信雄。(来源:台湾《联合报》)佳暮村位置图。(来源:台湾《联合报》)中国台湾网8月14日消息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昨天下午4时30分,最后一架直升机从屏东雾台乡佳暮村飞回内埔农工,救难人员柯信雄、赖孟传、徐仁辉、徐仁明四人一下机,等候的村民一拥而上喊著:“佳暮英雄、佳暮英雄。”柯信雄、赖孟传、徐仁辉、徐仁明都是佳暮村人,4天前,赖孟传、徐仁辉、徐仁明3人搭直升机垂降到交通断绝、形同孤岛的故乡,组织族人移土、砍树,辟出直升机起降场,靠著方圆不到百坪的小丘,救135名族人脱困。4人激动落泪,深深鞠躬感谢外界支持,让他们完成“自救族人”这趟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本身也是灾民的柯信雄说:“以前都是救人家,这次救自己”、“全救出来了,天呀!我的心都开了”。“佳暮英雄”柯信雄、赖孟传是南搜山难救助协会人员,徐仁辉、徐仁明兄弟是凉山特勤队员,都有丰富救难经验。佳暮部落风灾中交通中断,泥石流淹没多户民宅,休假返乡的柯信雄被困山中,扮演心理辅导师,要村民“不要慌”;9日徐仁辉兄弟得知家乡受困,立刻请假徒步挺进山区,途中听到伊拉部落有人活埋,两人先到伊拉救人。因桥断、路崩,一时无法回到佳暮,只好撤回救灾指挥所,10日与赖孟传会合后,带著救人装备搭机回乡救人。村里没水、没电,连适合停直升机的空间都没有,两人从空中垂降进入部落后,立即与柯信雄会合,召集青壮村民任务编组,“先开出停机坪,大家才有救”。他们和村民持开山刀砍树、移土石,再搜集石灰、白油漆,在山头画出明显方位,开辟了“临时机场”,等待直升机救援。等待期间,“我们搜集全乡所有容器接雨水”,各家存粮集中管理;组成机动组,三小时巡逻一次,随时掌握灾情。前天,直升机降落佳暮,开始撤离村民,“看著他们一一下山,我们愈来愈心安”。休息一晚,4人今天又要进山区救人,“因为山里还有乡民!”(芮文辉)2009/08/14联合报佳暮村四英雄救出135位村民wanling【╱记者翁祯霞/屏东县报导】在苦难的黑暗中,「勇气」与「希望」正是点亮人心的火苗。四名佳暮英雄在救出全村一百多人后,一齐鞠躬的身影,已铭刻在我们心中,「勇气」二字有了具体写照。家园蒙难,他们身处危境,接储雨水、分配粮食、砍树、清地、一次次的飞航…,在危机中为救援做最好的准备,凭藉著正是临危不乱的勇气。在危急的风雨过后,新生命的笑颜,白板上的打气,像透过乌云洒下的金色阳光;「希望」的力量大过灾难,让人可以坚持下去,重建在望。(梁玉芳)记者施鸿基、王昭月、侯世骏/摄影「报告,我们把一百卅五位村民全部救下山了!」昨天下午四时卅分,最后一架直升机从屏东雾台乡佳暮村飞回内埔农工,救难人员柯信雄、赖孟传、徐仁辉、徐仁明四人一下机,等候的村民一拥而上喊著:「佳暮英雄、佳暮英雄。」四人激动落泪,深深鞠躬感谢外界支援,让他们完成「自救族人」这趟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本身也是灾民的柯信雄说:「以前都是救人家,这次救自己」、「全救出来了,天呀!我的心都开了」。柯信雄、赖孟传、徐仁辉、徐仁明都是佳暮村人,四天前,他们搭直升机垂降到交通断绝,形同孤岛的故乡,组织族人移土、砍树,辟出直升机起降场,靠著方圆不到百坪的小丘,救一百卅五名族人脱困。四人昨天护送最后一批村民下山后,继续清理灾区后才撤离;临上机前,他们伤感「不知何时再回故乡」,登机前祝祷告知祖灵:「我们要离开了!」「佳暮英雄」柯信雄、赖孟传是南搜山难救助协会人员,徐仁辉、徐仁明兄弟是航特部凉山特勤队员,都有丰富救难经验。佳暮部落风灾中交通中断,土石流淹没多户民宅,休假返乡的柯信雄被困山中,扮演心理辅导师,要村民「不要慌」;九日徐仁辉兄弟得知家乡受困,立刻请假徒步挺进山区,途中听到伊拉部落有人活埋,两人先到伊拉救人。因桥断、路崩,一时无法回到佳暮,只好撤回救灾指挥所,十日与赖孟传会合后,带著救人装备搭机回乡救人。村里没水、没电,连适合停机的空间都没有,从空中垂降进入部落后,立即与柯信雄会合,召集青壮村民任务编组,「先开出停机坪,大家才有救」。他们和村民持开山刀砍树、移土石,再搜集石灰、白油漆,在山头画出明显方位,开辟了「临时机场」,等待直升机救援。等待期间,「我们搜集全乡所有容器接雨水」,各家存粮集中管理;组成机动组,三小时巡逻一次,随时掌握灾情。前天,直升机降落佳暮,开始撤离村民,「看著他们一一下山,我们愈来愈心安」;休息一晚,四人今天又要进山区救人,「因为山里还有乡民!」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