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性取向是由什么决定的? 好好看看吧

发布时间:2019-09-17 15:10:56

同性恋性取向是由什么决定的? 好好看看吧

推荐回答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曾经的禁忌话题开始被人们轻松的谈起,同性恋和性取向的问题便是其中之二。在西方宗教巨大的影响力下,人们一度以为同性恋者是魔鬼附身、被诅咒的人群,因此还出现过多次针对同性恋的复仇活动。 然而,这个世界毕竟需要我们理智地看待,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尊重和包容身边的人和事,共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因此,许多国家开始承认同性恋婚姻,更多的人,即便是宗教人士也开始承认同性恋行为是自然的。科学家也开始针对同性恋的成因做出各种研究。那么,同性恋性取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请继续阅读本文,了解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几种观点。 在进入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取向。性取向是指性吸引模式,也就是另外一个人或事物对一个人的性吸引力。大多数人是异性恋者,也就是对异性抱有性冲动,因为异性性取向是社会普遍承认的性吸引模式,所以我们很少使用异性恋这个词。反之,那些具有同性性取向,只会对同性产生性渴望的人则被视为异类,这些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同性恋者。其实,除了这两种性取向模式外,还有一部分人同时被同性和异性吸引,这些人就是双性恋者。 一个人的性取向不能仅从其性行为本身来判断,还得看其性认同和性情感。比如,许多同性恋者迫于世俗的压力终生隐瞒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并与异性结婚。但在他们心目中,真正引发其爱慕情感的是同性。 同性恋行为自古就有,但性取向观念的提出却不过100年。因此,对同性恋行为,社会持有各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同性恋性取向是不正常的,认为那是一种疾病,就像酒精中毒一样。但是这种说法显然令人怀疑,因为同性恋的存在没有外部征兆,它无需一些异质的化学品的引入,也没有痛苦。更有人认为同性恋行为是由精神缺陷引起的,就像说谎和偷盗一样。但是同性的行为也会发生在非人类的动物身上,因此这种假设基本无法成立。那么,同性恋行为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请继续阅读下节,了解关于同性恋成因的一些理论。1 .教育的缺陷 一些宗教保守主义者认为,同性恋行为源于个体童年的不幸福。如果孩子小时候不能得到同性家长的爱,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同性恋者。也就是说,儿子会带着不完整的父爱进入成年阶段,从而继续寻找另外一个成年男性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这种弥补所引发的行为就是同性性爱。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通过修复这种童年缺陷可以纠正同性恋行为。他们建议同性恋者跟同性恋爱但不发展性关系,这样做既可以满足他们对爱的需要,又可以逐渐转变为异性恋。尽管,保守的基督徒们总会用一些轶事证据支撑这种观点,治疗专家则证实这种方法从来没有成功过,甚至会引起治疗者极度失落的情绪,有时还可能导致轻生的念头。 如果说由于缺少父爱而导致男同性恋的话,那么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美国男孩有同性恋倾向的几率会比其他几代人更高,因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都在战场上打仗。但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在文献资料中找到相关证据。 另一些保守的基督徒则认为,人们之所以成为同性恋者,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被这样教育的。于是这些基督徒反对讨论性取向的课程,以及同性恋人领养孩子的提案。然而,这种说法令人怀疑。若真是如此,比起那些异性恋家庭成长的孩子,同性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为同性恋者的几率应该更高,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现这种区别。 也有一些保守派认为,人们成为同性恋者是他们在青春期做出的自主选择。但这种观点本身就令人怀疑,毕竟没有谁会在歧视、仇恨同性恋的社会中,自愿选择成为一名同性恋。 总的来说,宗教保守派对于同性恋的认识基于圣经,因此,他们认为同性恋是反自然、反常理、可以选择、可以改变的行为。不过,这种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宗教自由主义者所摒弃。 2.基因、细菌和荷尔蒙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人相信性取向是由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的。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具有同性取向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性取向是正常的、自然的、无法选择的、不可改变的。有数据显示,大约有10%的人携带着同性恋基因或基因序列,然而这其中只有大约55%的人会被未知的环境因素诱发而真正成为同性恋者。如果同性恋基因没有被触发,那么此个体将成为异性恋者。 然而事实是:双胞胎兄弟的基因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把两个人分别养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若其中有一个是同性恋者,另一个也应该是百分之百的同性恋者。但目前的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双胞胎兄弟只有55%跟他们一样成为同性恋。这就可以说明,性取向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 而生物学家保罗•埃瓦尔德(Paul Ewald)和物理学家乔治•柯兰(Gregory Cochran)则推测,同性恋性取向是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不过,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