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的施邦曜部分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9-08-31 02:37:18

求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的施邦曜部分的翻译

推荐回答

施邦曜,字是尔韬,是浙江余姚人.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不喜欢做官,改任顺天武学(顺天府培养将才的学校)教授,历任国子监博士,工部营缮主事等职,后晋升为员外郎.魏忠贤兴建三殿工程,各部门的官员都到魏忠贤的府上走动,只有邦曜不去.,魏忠贤想难为他,让他拆北堂,限期五天,正赶上大风吹倒了房屋,没有受到魏忠贤的责备.调任屯田郎中,不久调任漳州知府,全部掌握了所属各县犯罪头目的名字,每次抓捕都能成功,全郡都惊奇地认为他是神人.盗贼刘香,李魁奇横行海上,施邦曜抓住刘香的母亲来诱捕他,刘香就擒.李魁奇提及郑芝龙(当时的海盗)的事请求招抚,施邦曜告诉巡抚邹维琏联手讨平了这股海盗.后任福建副使,左参政,四川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等职时,都有着很高的声望.有人赠送给施邦曜一幅珍贵的朱墨竹画,他姐姐的孩子在一旁让他收下.他说:"不行.我接受了它,他将乘机向我提出要求,我也就向他表明了有可达到私人目的的后门."施邦曜生性喜爱山水,有人劝他去峨嵋游玩,他说;"上级官员游览,下级官吏就要应付接待,这样会花费百姓许多的财物."他廉洁爱民到了这样的地步.他历任两京光禄寺卿,后改任通政使.黄道用被贬官后,又被捕入狱.国子监学生涂仲吉上书申诉,邦曜不给他上报,却在封后写上:"书不必上呈,但言论可以保留."涂仲吉弹劾邦曜,邦曜将副封呈上.皇帝见到他写的话,很愤怒,将仲吉关进监狱,撤消了邦曜的官职.过了一年起用他做南京通政使.进京晋见皇帝,陈奏学术,吏治,用兵,财赋四个方面的事,皇帝改变了脸色采纳了.离开京城三天,皇上命宫中的使臣召他回来,说:"南京无事,留在这里为我效力."正当吏部推举刑部右侍郎,皇上说:"邦曜清廉公正,可以辅助副都御史."第二年,贼寇逼迫京城.邦曜告知兵部尚书张缙彦发檄文通令天下竭力保护皇上,缙彦怠慢不发通告,邦曜叹息着离去.京城陷落,赶往长安门,听说皇上驾崩,痛哭着说;"主上为社稷而死,作臣子的怎能苟且偷生!"就解下腰带自尽.仆人解救下来使他苏醒过来,邦曜抱怨说:"你误了我的事!"贱寇满街都是,不能回家,见到院门就想上吊,却被居民放下来.于是让家人买来信石(砒霜)放在烧酒中,就在路上服下,吐血而死.有个叫鲁时生的人,是老家的与邦曜同年的生人,做庶吉士,死在京城.邦曜亲手为他入殓,把女儿嫁给他儿子为妻.曾经买过一个使女,让她洒扫庭院,到了院子的东面墙角,拿着笤帚凝视着哭泣.邦曜感到奇怪而问她,说:"这是我先人御史的宅院.当时曾在这里掉过耳环,不觉就感到伤心."邦曜就拿出女儿出嫁的钱,选了个读书人把她嫁出去.他内心忠厚到了这个地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