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英国只有多少所大学

发布时间:2019-09-03 03:29:41

20世纪30年代英国只有多少所大学

推荐回答

英国的一次以约翰·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运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格里尔逊于1928年进入英国政府新设置的帝国市场委员会,负责领导该委员会的电影部,其任务是用电影手段来宣传政府的食品供应政策。参加电影部的有阿瑟·艾尔顿、巴锡尔·瑞特和斯图亚特·莱格。1933年帝国市场委员会解散,英国邮政总局接管了该电影部,改称邮政总局电影部,继续为协调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拍摄纪录片。新加入的成员有保罗·罗沙、埃德加·安斯戴、阿尔培托·卡瓦尔康蒂、约翰·泰勒和哈里·华特等。格里尔逊于1937年辞职,两年后邮政总局电影部由英国情报部接管,改称皇冠电影部,于1951年解散。格里尔逊在职期间,他领导下的纪录片制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尔逊学派”,电影史上的英国电影运动即指这一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格里尔逊去职后不久即离开英国。英国纪录片学派的创作活动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纪录片学派全力为战争宣传服务,在创作上出现了两个主要倾向:一是以保罗·罗沙为代表的“纪事体裁”,即通过解说词把现成的纪录片素材连缀起来,并赋予强烈的节奏,来体现某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例如他们的《富饶的世界》(1943)和《世界的财富》(1947)等。另一种倾向是以汉弗莱·詹宁斯为代表,强调影片的人情味和幽默感,并以一种几乎和使用职业演员相同的方式,来使用真实生活中的人(例如街上的行人)。作品有《闲暇的时光》(1939)、《伦敦大火记》(1943)和《给梯摩西的日记》(1945)等。1951年皇冠电影部的解散宣告了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终结。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满意的话望采纳!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