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的国学讲坛中蓝姆是谁?
推荐回答
本书共分5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我们的方块字,我们每日每时都在读它写它,几千年来它似乎早巳尘满面鬓如霜,而作者都如同魔术师,轻轻拂去它的风尘,让它,还有它的组合,再度闪射出神奇的光芒。在这里,我们可以惊喜地看到,文字、文学与文化是怎样地被她融为一体。第二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和习俗,从饮茶到酿酒,从精致的藏画和美丽的瓷器……第三部分由作者陪伴我们去看星看月,去游历华夏山水,从美丽的西子湖畔到苍茫的西北戈壁,由于她的引领,山水风景唤醒了我们的感觉,在诗经的句中的初识,在东坡的文章里相遇的感觉。第四部分,我们从风景走向人物,汉很近,唐很近,竹林七贤仿佛不过就在几尺以外的地方饮酒。在这里,人物林林总总,职业地位,迥然不同,既有可以相与出尘的名士大儒,也有只是居家过日子的柴米夫妻。第五部分,我们走进市井阡陌之间的酸甜苦辣和诗情画意。作者简介本书目录序一:我有一个梦/张晓风序二:一座灵动的国学讲坛/徐学第一辑 汉字妙悟地泉(一)地泉(二)地篇初心释古诗三首诗课精致的聊天河飞记山海经的悲愿林中杂想秋声赋青楼集坡丘的联想如果作者是花遇第二辑 雅俗中国错误前身被忧伤的眼神凝视过的丝茧酿酒的理由一抹绿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细细的潮音清明上河图云鞋秋千上的女子色识不胜不负的菊花杜鹃之笺注自作主张的水仙花梧桐炎凉缘豆儿第一篇诗青蚨万物伙伴烧窑的用破碗玉想第三辑 华夏风景猎户在天月,阙也第一个月盈之夜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美丽的计时单六桥西湖十景丝路,一匹挂红城门啊,请为我开启请不要对我说欢迎你我间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说得清道得明戈壁行脚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第四辑 为古人描容仓颉最后的麒麟替古人担忧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铜钱梅妃唐代最幼小的女诗人不朽的失眠血沥骨人环扛负一句叮咛的人(节选)许士林的独白三生石上倒好嬉子四个身处婚姻危机的女人第五辑 看古人扮戏西厢记窦娥冤救风尘汉宫秋梧桐雨拜月亭琵琶记赵氏孤儿陈州粜米墙头马上桃花女张生煮海蓝采和灰阑记牡丹亭王宝钏桃花扇精彩书摘地 泉(一)有一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诗”。有人以为诗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一部毛诗、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只要一截长如思绪的汲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相传佛陀初生,下地即走,而每走一步即地涌金莲,至于我们常人的步履,当然什么也引不起。在我们立脚之地,如果掘下去,便是万斛地泉。能一步步踩在隐藏的泉脉之上,比地涌金莲还令人惊颤。读一切的书,我都忍不住去挖一下,每每在许多最质朴的句子里,蕴结着一股股地泉。古书向来被看作是丧气难读的,其实,古书却是步步地泉,令人忍不住吓一跳,却又欣喜不已的。虎皮讲座名臣言行录外集里这样记载:张横渠在京中,坐虎皮说易经,忽一日和二程谈易,深获于心,第二天便撤去虎皮,令诸生师事二程。不知为什么,理学家总被常人看作是乏味的一群,但至少,我一想到张横渠,只觉诗意弥弥。我喜欢那少年好剑,足斥弛豪纵的关中少年,忽有一天,他发现了比剑还强,比军事还强的东西,那是理。他坐在一张斑斓的虎皮上,以虎虎的目光,讲生气虎虎的易经。多么迷人多么漂亮的虎皮讲座,因为那样一个人,因为那样一张讲座,连易经素黯的扉页都辉亮起来。庖牺氏的八卦从天玄地黄雷霆雨电中浮出,阴爻阳爻从风火云泽中涌现,我一想起来就觉得那样的易经讲座必然是诗??雄性的诗。更动人的是他后来一把推开虎皮椅的决然;那时候,他目光烂烂,是岩下的青电,他推掉了一片虎皮的斑彩,但他已将自己化为一只翦风的巨虎,他更谦逊,更低卑,更接近真理,他炳炳娘娘,是儒门的虎。那个故事真的是诗??虽然书上都说那是理学家的事迹。那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清朝人赵之谦曾梦见自己进入一片鹤山,在梦中,他仰视满天鹤翅,而且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千七百二十九只,正在这一刹那间,他醒了。忽然,他急急地打开书箧,把所有的藏书和自己的作品一一列好,编列了一套“仰视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斋丛书”。如果把这样的梦境叙述给弗洛伊德听,他会怎么说?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在梦里,在鹤山之上的蓝天!忽然,他了解,鹤是能飞的书。而书,他明白了,书是能隐的鹤。当他梦见鹤,他梦见的是激越的白翅凌空,是直冲云霄的智慧聚舞。每一只在鸟是一篇素书。曾经,他的书只是连篇累牍沉重的宋版或什么版,但梦醒时,满室皆鹤,他才发现每一个人自有他的鹤山供鹤展翅,自有他的寒塘能渡鹤影,知识在一梦之余已化生为智慧。那真是多么像诗的一个梦啊!照 田 蚕照田蚕的故事,使我读起来想哭,记载的人是范成大,范成大的诗我有时喜欢有时也不怎么佩服,倒是他援笔直书的记载真的让我想哭。“村落则以秃帚、若麻秸、竹枝,燃火炬,缚长竿之杪,以照田,烂然遍野,以祈丝谷。”怎样的夜,怎样的火炬,怎样的属于农业民族的一首祈祷诗!腊月里,田是冷的,他们给他火!半夜里,田是黑的,他们给他亮!烂然照遍田野的,与其说是火炬,不如说是一双双灼然烨然期待的眼睛。田地!当我们烛照你,我们也烛照了自己的心田,心是田,田是心,我们是彼此命脉之所系!给我们丝,给我们谷??而我们,则给你从头到脚的每一寸力量每一分爱……给我们丝,给我们谷,当火光温柔地舔着你,冷冷的腊月,残酷的空间都因这一舌火光而有情起来……给我们丝,给我们谷,你这腊月冬残时一无所有,却又生机无限无所不有的田地。给我们银子似的丝,给我们金子似的谷,我们的土地必须光灿夺目??像一阙梦一样夺目,像一注祷词一样丰富。给我们丝,给我们谷……读着,读着,我会蓦然一惊,仿佛在宋朝的田埂上走着,在火炬的红光中喃喃自祷的人竟是我自己。尔 雅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记不得上一次读尔雅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大三那年,那时候修“训诂学”,大多数同学其实也只需要看笔记,我大概还算认真一点的,居然去买了一部尔雅来圈点。圈尔雅真是累人的,尔雅根本是一部字典。好在很薄,我胡乱把它看完了。许多年过去,忽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又买了一本《尔雅音图》来看,不是为学分,不是为一份年轻气盛的好强,仅仅出于一种说不出的眷恋。那一年,走进大三的教室,面对黑板做学生??而今,走进大三教室,背负着黑板做老师。时光飞逝,而尔雅仍是二千年前的尔雅。一翻目录,已先自惊动了,一口气十九个释,我从前怎么就没看出这种美来,那时的天地是怎样有情,看得出那时代的人自负而快乐,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乃至最不可捉摸的音乐,最现实的牛棚马厩以及最复杂的亲属关系,以及全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无一不可了解,因此也就无一不可释义。读尔雅,只觉世界是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仿佛那时代的人早晨一起床,世界便熟悉地向他走拢来,世界对他而言是一张每个答案都知道的考卷,他想不出有什么不心安的事。“……鲁有大野……楚有云梦……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前足皆白的马叫骥,后足皆白的叫狗,……硅大尺二寸谓之蚧,壁大六寸谓之宣…总之,他们知道前脚或后脚白的马,他们知道所佩的玉怎么区分,他们甚至知道遥远的楚国有一片神秘的大沼泽,而最遥远的边区是神话??介于有与无之间,介于知与不可知之间??比曰鱼在东方游着,比翼鸟在南方飞着……汉民族在其问成长着。读尔雅,原来也是可以读得人眼热的!一 人 泉明一统志:一人泉在钟山高峰绝顶,仅容一勺,挹之不绝,实山之胜处也。福建通志:在福建龙溪县东鹤鸣山,其泉仅供一人之吸,故名。“一人泉”在南京和福建都有。也许正像马鞍山、九曲桥,或者桃花溪、李家庄,是在大江南北什么地方都可能有的地名。记得明信片上的罗马城,满街都是喷泉,他们硬是把横流的水扭成反弹向天的水晶柱,西方文明就有那么喧嚣光耀,不由人不目夺神移。但在静夜我查书查到“一人泉”的时候,却觉得心上有一块什么小塞子很温柔地揭开了??不是满城喷泉。而是在某个绝高的峰顶上,一注小小的泉,像一颗心,只能容纳一个朝圣者,但每一次脉搏,涌出的是大地的血髓,千年万世,把一涓一滴的泉给了水勺。脉脉涌动,挹之不绝,一注东方的泉。在钟山,在福建龙溪县的东鹤鸣山,以及在我心的绝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