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9-08-26 23:18:27

2010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大纲

推荐回答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出台(全文发布)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为了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门力量,研制了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一、 指导思想 高考方案的制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从江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 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二、 科目设置 (一) 统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二)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 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三) 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三、 考试安排及成绩处理 (一)、语文、数学、外语考试 1. 考试日程和时间 语文:6月7日上午,150分钟。 数学:6月8日上午,120分钟。 外语:6月8日下午,120分钟。 语文、数学设附加题,加试附加题的考生考试时间增加30分钟。 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不兼报普通类专业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不考附加题。 外语考试包含听力测试,外语专业的口语测试另行安排。 深度剖析:江苏省教育厅厅长: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说明 语数外考试总分设计为每门150分,总分450分,加上语文或数学的附加分30分,共480分。以450分为总分(不计附加分)划定每个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线后再按考生报考的不同专业方向加上附加分投档。2. 成绩处理 每门150分,总分450分。 另外,语文、数学附加题各设30分。 (二) 学业水平测试 1. 测试日程和时间 必修科目测试:高二下学期、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8日全天和9日上午,每科75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 选修科目测试: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7日,每科100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可报考一次。 技术科目的测试另行安排。 2. 成绩处理 实行等级计分,分成4个等级,用A、B、C、D表示。 必须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00分。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参加两次测试的,取较高等级计算成绩。 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A级为前20%(含20%)的考生,B级为前20%至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四、 命题工作 (一) 命题原则 命题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则。 1. 科学性。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测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命题;学业水平测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命题。力求做到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分别体现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和特点。 2. 创新性。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3. 公平性。实现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题、怪题,认真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二) 试卷结构与内容 1. 语文、数学考试含高中新课程规定的该学科必修与选修的内容。 数学必做题考察必修和选修系列1内容,附加题主要考察选修系列2和系列4内容。语言附加题的题型和考察要求在《考试说明》中公布。外语为中学英语八级考试。 2. 必修科目测试考察高中新课程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选修科目测试考察该科目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 3. 凡需考察不同选修内容的试卷,均设计相对应的选做题。选做部分按不同选修系列或选修模块命题,考生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择答题。五、 招生录取工作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