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袁枚 出匣一条水,寒光射眼来。 非关报仇事,生就杀人才。 斜月当空冷,秋莲带血开。 他年用

发布时间:2019-09-12 21:44:54

刀 袁枚 出匣一条水,寒光射眼来。 非关报仇事,生就杀人才。 斜月当空冷,秋莲带血开。 他年用

推荐回答

随园老的这首诗既不是谜语诗,也不是咏物诗,要读懂这首诗就必须先了解其为人,袁枚是性灵派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他才高性傲而极具叛逆性,他不信神、不佞佛,甚至连传统的儒家思想也不放在眼里,要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儒道释是维护其统治的三大精神支柱,袁枚都不把它们放在眼里,破是破了,但他的“立”又在哪里呢?一个人总是要有一定的信仰作为精神寄托的,袁枚当然也不例外,但他毕其一生也没找到这种精神上的寄托,所以他从38岁起就退隐随园,纵情声色山水,以诗文自娱,成为清中叶的一大怪才。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其这种彷徨的写照,诗的首联貌似实写:宝刀出鞘如一泓秋水,寒气逼人,但其实这把刀是只存在于作者1的想象中的,因为刀是一种兵器,它的作用就是用来杀人的,可作者的这把刀却不是用来杀人的(非关报仇事),它就像挂在天边的一轮弯月,虽然寒气逼人却不能置人于死地,它又像秋天里的一瓣莲花,苍白而又无助,在这里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个“血”字所迷惑,把这句想象成鲜血迸绽,其实这个“血”字是指莲花瓣上的淡黄或暗红色的纹理,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夏天的莲花肥硕晶莹,而秋后偶然开放的莲花则瘦小羸弱,花瓣的背面会有一些淡黄或暗红色的色素沉淀,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秋莲带血开”。而这一联更是作者心情的写照:既凄冷又无助,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找不到明确的奋斗目标、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过作者还是对找到他的精神寄托充满了希望,所以才会说“他年用君处”,可这个希望到底在哪里、它要用“这把刀”来砍什么,连随园老自己都很茫然,于是只好“请君猜”了,而他的这个“笑”想必也是苦笑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