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情诗是对佛的亵渎吗?
推荐回答
关于仓央嘉措的身世与结局,实在是很复杂,很扑朔迷离,一个是他的身世,幼年即被五世最宠信的第司,桑杰嘉措认证为五世的转世,然而因为当时与蒙古的关系错综复杂,最后第司本人也惨遭蒙古王的杀害,并引起藏传佛教史上继朗达玛之后,最惨烈的灭佛运动,受牵连的包括格鲁本派,以及宁玛的古寺,拉萨附近的敏珠林寺,寺主活佛达玛师利也惨遭杀害。六世仓央嘉措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上台的,可以说作为一个年轻的活佛,他更多可以说是,当时政治时局的受害者。一种说法,是在赴京途中圆寂,但更多人是相信他失踪,并继续修行和流亡到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他最出名的是《仓央嘉措情歌》系列,但很多人是从世间情爱的角度去理解的,包括最近《非诚勿扰2》主题曲的采用。但实际上,从他本人的修行层次来说,类似道歌的成分较多。他本人外修格鲁派法,内密修宁玛派的特法。本人修行成就是不用怀疑的,如果细谈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方能看懂。我个人的观点是,作为一个佛教领袖,他绝对没有可能亵渎佛教。这就像,不能因为济公而误解佛教,世人多知其“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话,但是其偈子后面还有的两句却多为世人所忽视甚至绝口不提,“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就如同不能因为世人的片面理解,而加罪于说者本人,仓央嘉措的本意应该是种修行的故事化比喻,而非真正的刻意描写世间情爱,而世人无从了解其弦外之音,也只好就辞说辞,难免给其冠以“情僧”的谑号,也无可厚非,因为一般的世人根本无从了解藏传佛教严谨的理论与修行实践,就像禅宗中也有“趁出酒肆,又入淫坊”的道歌一样,不能把始作俑者与狗尾续貂之人一并打死,因为初说此话之人,往往有一定修证境界,后世群起效仿者,往往无甚修证,而以其为自己之罔视佛教清净戒律为基的大前提,找借口,这种人是可耻的,并不能完全代表佛教本身,可以说是害群之马。我的基本观点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