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7 00:39:09
在航天飞行活动中,如何进食对航天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失重条件下,一个盛满水的杯子,朝下朝上放都一样,杯子里的水不会自动漂浮或洒落出来。放在桌子上,杯子会连同水一起飞起来。所以说,航天员在地面上原有的吃饭、喝水习惯已完全不适用。航天员打开食品包时,必须及时握住食品,不要让它自由飞走。另外,还须注意不要使食品破碎或掉屑,因为碎屑在舱内漂浮起来,会带来一定危险,如影响仪表仪器的正常运转,影响航天员的视线,还有可能被航天员吸入呼吸道或掉进航天员的眼睛。
在早期前苏联和美国的航天飞行中,航天员采取“嘴对嘴”的进食方式,就是将经过特殊加工的液体或半固体食品装在类似牙膏管的容器内,进食时通过一根导管将食品直接挤入口内。随着人们对失重环境的反复体验以及认识的不断加深,加上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航天食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进食方法也越来越接近地面。如今航天员可将一餐所食用的5~6种食物组装在一个餐盘上,然后用与我们普通餐具外形无异的餐具,以类似于在家中进餐的方式进食。
航天食品的供给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将地面食品带上天的补给式方式;二是在载人飞船上就地从原料生产直接加工成食品的自给式方式。由于载人飞船发射费用非常高,约合1万美元/1公斤,而一个航天员每天要消耗食品1.5公斤,约合1.5万美元。所以迄今为止,美国和俄罗斯都是采用补给方式提供航天食品。
住:挂着睡,能洗澡,
吃:压缩砖,牙膏管,
衣:120公斤,100多种太空食物,无论站着、躺着,仍是趴着都可以入睡,所以宇航员睡觉可以飘在太空舱里睡,挂在墙上睡,绑在床上睡,也可以吊在梁上睡,靠在桌边睡。宇航员无法遵循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糊口习惯,只好机械地按钟点放置工作和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