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前两章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19-08-08 04:38:55

高一物理必修一前两章知识点总结

推荐回答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二章 直线运动第一部分:知识点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选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运动,结果不一定相同.常取地面做参考系。2、 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 只有质量,没有形状与大小,是理想模型,自然界并不存在.3、 位移:矢量,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大小是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 表示物体位置 的改变.路程:标量,表示质点实际运动的轨迹的长度。4、时刻: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如第4s末,8:00上班等。时间: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4s内,第3s等。5、速度v:矢量,表示运动的快慢. 1m/s = 3.6 km/h .平均速度:矢量,位移与对应时间之比:v=s/t .平均速率: 标量,路程与对应时间之比:v=L/t. 由于路程不是位移的大小,所以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瞬时速度:矢量, 质点某一时刻的速度,简称速度.瞬时速率:标量,是瞬时速度的大小.6、加速度a :矢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a = vvtv0= tta、v 同向时,不管a怎么变化,v一定变大(加速);a、v 反向时,不管a怎么变化,v一定变小(减速).注意区分:v、Δv、Δv/Δt7、匀速:v不变,a=0 . F合=0匀变速:v均匀变化,a为定值. F合不为零且恒定8、 公式: s匀速: vt匀变速: 当v0=0 时 当v0=0、a=g时(自由落体运动) vt=v0+at v t= at v t= gt111 s=v0t+at2 s=at2 h =gt2 222222 2 vt-v0=2as vt=2as vt=2gh_ v0vtvvt 22△s=sn – sn-1 = aT2 要求:匀变速,sn与sn-1相邻,且时间间隔相同,都是1/2页T. 处理纸带时通常用逐差法求加速度(以6段为例):a...(s4s5s6)(s1s2s3) 9T2第二部分:重点问题1、图象问题(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x—t图象:(1)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静止(3)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4)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5)图象与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直线上两物体相遇(6)图象不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v-t图象:(1)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3)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4)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5)图象与图象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同(6)图象不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2、纸带问题常见计算: ABBCBCCD,C,…… 2T2TBCDBC(2)aC=…… 2TT(1)B3、刹车问题关键点:先判断刹车用时t0,再根据下列几种方法求位移(1)顺向法:s=v0t-图 12 12 at (2)逆向法(运动反演):s= at22(3)平均速度法:s4、追及相遇问题 v0vtt (4)图象法:v-t图象 2关键点:速度相同时,有最大或最小位移△s=s1-s2相关推荐文档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