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19-09-18 09:36:23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推荐回答

“凿壁偷光”的匡衡

汉朝时候有个年轻人匡衡很爱学习,但是家里穷买不起蜡烛,影响晚上学习,后来他注意到邻居家晚上经常点灯,于是就把墙壁凿穿,借光读书,这个故事成为了教育大家勤奋学习的好例子。

匡衡的结局:汉元帝时候匡衡被封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看来投机取巧的毛病到老也没改啊!

“悯农”的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唐朝诗人李绅的名作,这首诗对百姓生活不易的描述细致入微,让人很容易产生共鸣,传唱至今。

李绅的结局:“悯农”的李绅当官以后渐渐失去了善良的本性,他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慈禧

“可怜天下父母心”出自慈禧,原诗是: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诗句饱含深情,感人至深,后人经常用“可怜天下父母心”形容伟大的母爱。

慈禧的结局: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但慈禧在发动政变夺取了清朝最高统治权后,不仅对别人心狠手辣,对自己的亲儿子同治皇帝也是。她手握大权不放,导致儿子长期心理压抑,年仅19岁就驾崩了,具体原因有人说是出去寻花问柳得了花柳病,也有说是死于天花,不管如何,慈禧对儿子的死多少有点责任。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兆铭

1910年,汪兆铭等人潜伏在清朝摄政王载沣每天上朝必经的银锭桥畔埋置炸弹,不料被人发觉。清政府民政部警察追查14天后将他们捕获。汪精卫最终被判处永远监禁。在狱中,汪兆铭写下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

汪兆铭的结局:提起汪兆铭可能有些人不认识,不过说起他另外一个名字,那就人尽皆知了,他就是——汪精卫。原来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诗句的热血青年最终堕落成大汉奸,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