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睢为什么能扳倒秦国重臣权贵宣太后,魏冉和白起
推荐回答
秦昭王为驱逐“四贵”扳倒白起而任范睢为相原因很明了,他说出了秦昭王多年以来想说却不能说的话,也能帮他做他多以来想做却又不能做的事,《战国策》里是这样描述这些人的:“太后擅行不顾,穰候出使不报,泾阳、华阳击断无讳。”太后在内政上专权,穰候在外交上不用与秦王商议,泾阳君和华阳君想出兵打谁就打谁。也就说,秦昭王在四贵的专权下只有一个王的名号而已,大权与王无关,而范睢能帮秦昭王重整朝纲恢复秦昭王作为君主应有的权力和地位,改变“只知有穰候‘四贵’,不知秦王”的囧境。首先说魏冉,此人可以用“功劳有多大,祸害就有多大”来形容不为过。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评价魏冉的:穰候,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候,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译过来的意思是:穰候是秦昭王的亲舅父,而且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大土地,削弱诸候,并曾称帝天下,使天下之君都向西叩头朝拜,又是穰候的功劳。到他尊贵达到极点、富足超过限度的时候,一个普通人向秦昭王一开陈其利害,即刻就身遭屈辱、权势削夺,以至于忧而死,何况是那些寄居别国、无亲无故的外来之臣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明了穰候是因贵极富溢的原故最后被身遭屈辱权势削夺后忧愤而死的,也确实如此,但是为何是这样的结果呢?笔者在整理《史记》中的《秦本纪》和《穰候列传》得出笔者的浅见,魏冉严重地破坏了秦国的战时法治秩序和国家战略实施方向所以他不得不被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