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6 20:24:42
我初中学习习惯懒散 上课老犯困 但是有时候下面稍微努努力 考前突击 再加上有上补习班 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也不差 年级900多人我一般在200多到150间徘徊 高中是初中的内部 升了高中 开始浮躁了 上课瞌睡也多了 看着缺失的课程 自以为自己能在下面补上来 回家也静不下心来学习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一个月 月考成绩各科成绩一落千丈 本来不厌恶数学的我 现在上课已近听不下去了 我再怎么认真也听不懂 数学才考了6分 年级630个人 我总分排倒数 在最后一个考场 看着原来在我名次很后的初中同学都在我前面 我心里很难受 月考后的一个月内 我难过了一个月 每每想到我爸妈 想到我的排名 想到我身边同学的成绩 还有他们上课时的活跃 我就止不住的难受 这一个月里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了 最对不起的是我爸妈 一想到他们我情绪就失控了 眼泪就止不住的涌出来。今天是期中考试,我估计成绩也并不理想。我现在知道错了。我也开始努力。可是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知道我能追上他们么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考上一所重点的大学。 就这样我彻底变成了一个差生
语文 [衔接要点] 中学语文知识是滚动性的,而高中知识是对初中知识的巩固、拓展和提高。从目前高中语文知识来看,主要有四方面的特点: 首先,语文课的容量增大,决定了高中语文只能精讲精练。高中新课改后,一学年要学习四册书,而之前是两册书。初中语文可以多讲多练,靠经验来提高成绩,但这在高考时几乎不可能,因为高考需要能力的提升。 其次,知识积累显著增加。包括:1.文化经典,高考占10分。考查《论语》、《孟子》、《庄子》,在高一上学期就要学完《论语》,其中分成20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若干个章节,意味着每周都要掌握1~2个部分。2.文学名著,高考占10分,高考要求的名著,名著阅读量要比初中大得多。3.背诵默写占6分,需要积累的量非常大。4.古典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理解等,知识点的分类非常细致,但高考时无一遗漏。5.现代文阅读类别较多,包括通讯、散文、白话小说、人物传记等。6.重视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第三,增加语言知识应用题,包括科技文、新闻标题提炼、关键词等。 第四,写作要求提高。 [学习建议] 1.改变语文“学与不学都一样”的观点;2.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提前把内容梳理一遍;至少熟悉每篇文章内容,知道讲了些什么;3.高中语文练习量不要多,学习不是为了做练习,而是为了提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捕捉知识规律;4.利用高一的时间,把9部文学名著从头到尾看一遍,掌握人物关系、基本情节、主旨要求等,不要等到高三再临阵磨枪。5.提高听课效率,多向老师提问,切实提升能力。 在写作方面,要提高写作能力,建议关注必修课本的“表达交流”部分。例如:教记叙文的写作,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其中教学生如何选材,写人凸显个性、写事有波澜……这些都要认真领会。80%的学生喜欢写议论文,但高中议论文并非一事一议、夹叙夹议。高考作文要求有典型的事例,除了以例带证,还要对事例进行剖析,联系实际、多事例结合。此外,可以关注老师的作文评语以及课堂讲评;当老师讲解阅读文章时,必然涉及文章如何写作,阅读写作不分家,这是一个互相提升的过程;可以多看优秀作文选,特别关注评语,通过模仿来提高也是个好办法。 数学 [衔接要点] 初中数学的特点是浅、少、易,课堂容量不大,教材难度较低,中考数学140分以上的并不少见,但高考数学很难达到这个高度。高中数学起点高、内容多、容量大,需要掌握大量的基本理论知识。 从课时来看,初三一周有六节数学课,而高中只有四节。高中数学课时少、内容多,通常老师要把所有的重难点知识归纳消化完再教给学生,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课堂效率。 从学法来看,初中内容较少,老师可以细讲多练保高分,高中则不行,滚动复习的时间很少,如果高一不打好基础,相当于高中一半的知识点没有掌握,高二数学将非常吃力,在初三突击三个月一样能拿到高分的做法在高中行不通。 [学习建议] 首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扎实掌握高中增加的知识点。其次,要坚持“先复习再做作业”的学习方法。每天要将书本先翻看一遍,将整节课笔记和思考题都复习完,再动手做作业,这样如果遇到“卡壳”的题目,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来就不会再错。第三,要善于总结,每一阶段都要进行知识点的梳理,通常将方法归纳后难题就迎刃而解。高考不会出现“陈题”,所以光靠做练习没有意义,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是关键。第四,家长要善于和孩子沟通,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且鼓励孩子多和老师交流。 英语 [衔接要点] 首先,高考英语20%~30%的考题相对灵活,但一半以上是中等的基础题,也就是说弄清中等题就能应对高考。其次,高考喜欢考查语言应用。英语学习重点在阅读,如果你到国外能够看懂广告牌、听懂老外说的话、用英文处理简单的电子邮件,就可以达到高中英语的学习要求。第三,英语学习要体现外国的文化特征,如今很多考题是在原版的英文材料上进行加工,在设问上体现老外的思维。 因此初高中衔接要做到以下几点:1.从初三进入高一,要让自己一切从零开始,调整好心理落差,给自己一段过渡期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2.绝对信任自己的老师是权威,无论什么样的补习都不如朝夕相处的老师最了解你的实际水平。3.不要过分相信教辅材料和参考书,其中绝大多数是快餐式的习题拼凑。4.在高一阶段打好语法基础,但语法学习要结合文章阅读,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不要死记硬背。5.学会科学的背诵方法,背诵之前先理解文章段落的大意,将其翻译成中文,然后对照着中文再翻译成英语,对比与原文的不同之处,做到能写会背。背诵后的遗忘是十分正常的,只有反复识记才能得到巩固。6.听力的训练可以每天花10~20分钟听课本原声磁带,不断刺激大脑皮层。7.每天接触英语阅读文章,熟悉常用的单词。例如《空中英语教室》、《21世纪英语报中学生版》、《疯狂英语口语阅读版》,可以从中选择一份作为日常阅读的课外材料。8.善于做笔记,不要捡现成的同学笔记来抄,要学会自己归纳总结,每晚睡前默想今天的知识点。9.要积极向老师提问,因为语言的学习永远不会只有一种答案。10.买一本朗文或者牛津双解字典,不要依赖文曲星和电子词典,遇到不会的词句学着猜测含义,这也是高考的要求。[学习建议] 1.每天坚持60~90分钟学习英语;2.不能只做单选题,要关注阅读和写作;3.每天10分钟训练听力,一周做一至两套完整的听力训练;4.每周收集20道自己的“错题”编成错题集,包括单选、阅读、语言点、词组、中式英语表达……每天翻看“错题集”,直至每个阶段重复出错的概率下降;5.每天限时进行阅读理解(8~10分钟/篇)或完型填空(15分钟/篇)的训练;6.选择适量的练习,精选一至两本参考资料;7.每天联想知识点,进行对比辨析,让自己每天都比昨天多懂一点;8.复习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考试重点有所侧重;9.调节好心理。 物理 [衔接要点] 初高中的物理学科衔接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初中物理是定性的、形象的,而高中物理是定量和抽象的,计算量很大。学习高中物理千万不能有畏难情绪,要敢于提问,亲自动手做实验。2.掌握学科特点,过好初高中物理入门关。在解题、老师上课讲解以及实验过程中,慢慢找到学习物理的感觉,尤其是在高一讲解比较慢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解的细节。3.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学习规律,夯实基础。高一阶段不要买太多的参考书,很多参考书中加了各省当年高考试题,过早接触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高一重在打基础,理解解题的基本规律,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高一阶段,重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事半功倍。1.课堂上积极调动思维,与老师形成互动,认真思考演示实验的原理;2.认真做好笔记,特别要记录书本上没有而老师强调的重点、典型例题;3.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无论是演示实验或自己动手,都要注意观察、猜想,课本上的和老师演示的实验一定要认真掌握。4.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分析解题一定要坚持画图,有助于更明确解题方向。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查阅书籍和材料,从阅读材料入手独立思考;6.建立起个人的学习档案,注重循序渐进。在做过的题目前面标注记号,一段时间就整理归纳学习笔记,这些都将成为复习时的重要内容。 化学 [衔接要点] 高中化学有8本书,其中2本必修、6本选修,而必修1、2基本囊括了课改以前高中的所有内容,且要在高一一年内学完,课时十分紧张。从今年课改先行省份的高考试题来看,70%是必修的内容,因此高一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初高中知识对比,高中知识难、广度提高,要求观察、推理以及各种综合运用能力。有的同学觉得化学学到后面很难很烦,高中化学有100多个知识点,但其中有规律可循,学习中要善于总结。[学习建议] 1.要有积极的心理状态,让自己主动投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克服心理障碍,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形成积极的互动;2.善于总结整理,因为知识点是有规律可循的。3.强调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要做到“动口、动手、动脑”,有积极的状态,笔记不但在整理老师板书的内容,还要将老师的口述和讲解分析进行提炼归纳。4.善于动手做实验,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才能体会其中的细节。5.认真做作业,注意审题,可以把题目抄一遍,这也是审题的过程,从中找出已知的隐藏的条件。6.善待发下来的作业,尊重老师的劳动,尤其是错题更是反映了自己的薄弱点
自己已经知道错了,就要努力了,要知道自己哪里跟不上,那就要去补习班了,要把不懂,不会的一定要搞懂,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除了你自己能帮你自己,其他都是外力。还有要和父母好好沟通,我相信他们会支持你的。祝你学习很快就能跟上去的,听你的好成绩。
只要是你自己真的认真学习了,就行!等以后不至于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