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湖漫笔

发布时间:2019-08-27 11:03:41

(二)西湖漫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①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②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④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波亦如镜;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⑤
【小题1】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文中加线的五句话中任选一句,就形象、语言和写法等方面有重点地欣赏评点。
答:第________句,欣赏评点: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小节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归哪一处
( )
A.①B.②C.③D.④

推荐回答

【答案】【小题1】西湖的绿【小题2】感到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小题3】略【小题4】C【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纵观全文,文章写了给我们冲击力是色彩,古木参天苍翠欲滴,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黄龙洞绿得幽……故此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西湖的绿。考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点评:本文的西湖是绿色的海洋,眼睛饱受绿色的冲击,从试题的难度来看,学生答出来是比较轻松的。【小题2】试题分析:在花港观鱼,作者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作者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茁壮的生命力。考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点评:解答时,我们一定要找到相应的段落,抓住“觉得”这一关键词,很容易找到作者的感受是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小题3】试题分析:选取时,应注意选取自己理解最为深刻的,例如,第①句,欣赏评点:作者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方法,语意连贯,形象地突出西湖各地的绿也不尽相同;第②句,欣赏评点: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青苔各富情趣的形状。考点: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点评:相对来说,这道题学生答起来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己对语句的理解程度进行选择,但是,一定要从修辞、景、情等方面详细作答。【小题4】试题分析:首先,仔细阅读第一小节,找出句与句之体现联系的词语,“道旁”、“飞来峰上”、“在冷泉亭上”、“亭旁”,而句子中关键词是“峰下”,所以应放C.③ 处。考点:考查学生填置句子的能力。点评:解答这类题,一是凭借语感,再就是找到体现句子之间关系的关键词,理清句子间的顺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