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知识库
查看
全文阅读知识库
知识库
电脑
数码
生活
游戏
体育
娱乐
休闲
文化
民生
教育
健康
地区
当前位置:
知识库
电脑网络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1)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 ,迈入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1)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 ,迈入了
发布时间:2019-09-11 15:20:47
试题难度:难度:偏易 试题类型:填表题 试题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1)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 ,迈入了核大国行列。
(3)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推荐回答
试题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原子弹 (3)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找救国道路,进行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
下一条: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资讯推荐
看上图,这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焦点访谈》的栏目标志。据此回答1~3题。1.这个栏目保证公民能够行使[ ]A.批评建议权B.姓名权C.人身自由权D.决定权2.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一经《焦点访
艾滋孤儿控告媒体侵权胜诉。2007年12月,北京华夏时报发表一篇文章,反映河南一名艾滋孤儿失去双亲的遭遇。文章未经同意刊登了这名女孩儿的真实姓名和照片。2008年3月华夏时报因侵犯被采访人的隐私权被告
非洲成年礼''割礼''不觉得残忍么。
2008年2月,某些西方大国不顾中国主权,公开支持台湾地区选举总统。中国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体现了中国在行使主权国家的 ①独立权 ②自卫权 ③平等权 ④管辖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某班同学准备编排一出反映上述主题的历史课本剧。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A.《天演
(2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表1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棉
二十世纪初"屠宰场事件"时发生在哪个国家
请你制作公元10 世纪——12 世纪的大事年表,以反映辽、北宋、西夏并立和南宋、金对峙的历史。提示:916 年,960 年,1005 年,1038 年,1044 年,1115 年,1127 年,114
(1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美国面对国内危机各自采取相应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
【题文】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化学家提出一种酸碱理论──质子论。这种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A.H
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1)H2SO4,(2
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化学家提出了不同于电离理论的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据此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为实现近代化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探索。请你各举一例,并就其中某一事例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加以评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1)H2SO4,(2
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的是谁
请将古人与其雅号对号入座。 A.杜甫B.苏轼C.张仲景D.陆羽E.欧阳修F.关羽G.王羲之H.吴道子 I.关汉卿 J.司马迁 1.武圣——( ) 2.茶圣——( )
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
20世纪20年代,丹麦和英国的一些化学家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质子(即)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个理论,试判断: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
20世纪20年代,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混合
(12分)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极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出“百老汇”、“好莱坞”等知名文化品牌,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大国: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
【题文】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目标是为了( )①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 ②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民主自由③ 赶超世界先进发达国家 ④中华民
20世纪90年代,粮票、粮本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A.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逐步建立B.短缺经济已经一去不复返C.定量配给制向市场自由采购制转变D.国家放开
20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深刻反映了A.民
20世纪初,大量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干部、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大化改新成效显著B.日本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无法从图表中得出的信息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C.我国的自然经济更进一步解体D.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是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
17世纪40年代初,中国与西欧某国都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革命,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下列结论中错误的一项是A.从直接目的来说,两国革命都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王朝B.从参加者来说,两国农民都是革命主力军C.从初
(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甲: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