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数据认知》,人的社会属性是 什么
推荐回答
是以“财物占有稳定法则”、“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及“履行许诺的法则”等三条基本自然法则为基础,具有为维护社会,坚持正义,忠顺政府,关心公益,富于同情,广施博爱,抵御私心的良好品质.(摘自《人性与导向》第13页)关于人的社会属性的进一步说明:栖息在地球上的一切动物中,初看起来最被自然虐待的似乎莫过于人,自然赋予人类无数的欲望和需要,而对于缓和这些需要却只给了人类薄弱的手段.在其他动物方面,需要和手段一般是互相补偿的.如狮子是贪食的食肉兽,大自然给了狮子有利的肢体结构,凶狠、敏捷、勇武、雄壮,狮子的这些有利条件和它的欲望是成比例的.牛、羊软弱,但它们的食欲不是很大,草类食物也易取得.只有人,软弱和需要的这种不自然的结合达到了最高程度.人类所需要的维持生活的食物不易寻觅和接近,至少要花劳动才能生产出来,并且还必须备有衣服和房屋,以免风雨侵袭.就一个人而言,既没有雄壮的肢体,也没有猛力,更没有足够的才能来满足他的所有需要.如果个人只单独地为自己劳动,结果是:(1)他的力量过于单薄,不能完成任何重大的工作;(2)因其劳动需要满足他的各种需要,所以任何特殊技艺都不可能达到出色的程度;(3)因其付出的力量和成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相等的,所以他不论哪一方面遭到挫折,都不可避免地要招来毁灭和苦难.人只有依赖群体,才能弥补自身的缺陷,才可以和其它动物势均力敌;而由群体构成社会,取得动物中的绝对优势,成为自然中的主宰者.只有社会能给人类的需要与能力不匹配的弱点提供补救.借协作,人类的能力提高了;借分工,人类的才能增长了;借互助,人类较少遭到意外和偶然事件的袭击.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人的欲望与各种情感的冲突随时会发生,人自私的本性时常会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劫取他人(或别的人群)凭勤劳和幸运获得的所有物,造成社会的暴力与混乱,破坏社会的运行,致使该社会中的人们遇到痛苦,甚至灾难性的结果.而在反复的社会动荡过程中,人们会深深地体会到社会稳定的好处,人类智慧系统的运转促使人类采取措施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于是,在通过反复争斗的磨难之后,经过社会全体人员的同意,缔结了“戒取他人所有物”的人类协议.在人们缔结了戒取他人所有物的协议,并且每个人都获得了所有物的稳定以后,就立刻发生了正义和非义的观念,也发生了财产权、权力和义务的观念.人类的正义体系设计确立了社会和财产权,社会也让每一个人感觉到了无限的利益.在这种感觉的支配下,人们在作出每一个单独的正义行为时,就都期待其他人也会照样行事.正是人类协议萌生的正义那样一种德,诱导人们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正义.正义是使每个人各得其应有物的一种恒常和永久的意志,涉及到三条由人的自然本性受到自然环境的强力约束后形成的基本(也可称自然法则)法则,即稳定财物占有法则,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及履行许诺的法则,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完全依靠这三条法则的严格遵守.凡忽视这些法则的地方,人们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人类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经过反复磨难中的经验积累获得了遵守三条自然法则和由此产生的正义规则的知性.这些知性通过父母和至亲的驯导,社会教育及周围人们的榜样,移植给了一代又一代人,并又被每一代人给予补充与提高.随着正义法则的传承与进化,这些知性逐渐转化为人类的社会属性,确保人的社会属性一代比一代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