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发布时间:2019-09-16 14:33:26

怎么评价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推荐回答

  说她是封建卫道士,说她是封建正统女性,说她是现世功利主义者都不为过。薛宝钗形象是一种特定的价值取向,指向的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制度和维持封建礼教的禁欲主义观念。她作为封建时代标准规范化的女性形象,也不容置辩地成为那个时代最令众人追慕的完整形象。在感情上,由于作者过分同情弱小者导致这个标准人物倾向于一种势利;在爱情选择上,作者带着悲剧引向宝钗,可在爱情的坚守上却又不自觉地重归林路,致使许多读者误以为这个大家闺秀竟是虚伪,阴险,奸诈的小妇人。  提到薛宝钗,不能不说那个与之同处闺室的林妹妹,因为正是两人的命运在苟合和对抗之中渲染了整个故事。人们在注重现实生活和倾向性灵感动上永远存在着分离甚至对立,就如同现实色彩浓重的薛宝钗把握实在功利而感情深刻的林黛玉追求自我的情感境界,一个是凭借智慧在言行上下工夫的现实主义者,一个是倾出血泪至情追逐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两个女子的命运也就自然依托在纨绔子弟贾宝玉的身上,可贾宝玉天生的一个恋爱主义者,过于理想化的追求和林不谋而合,可谓情投意深,宝钗在被疏离于感情之外,也是必然。  薛宝钗出身于皇商世家,幼年丧父,其兄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呆霸王,不用说政治上与林家同样没落,其与林黛玉一前一后进荣国府的情形不同,薛家与贾家是世交,又是四大家族之一,声名显赫,探亲之下实则强强联合,而林黛玉则是以孤女之名寄人篱下。论身份,地位,确有贵贱之别,可偏偏薛宝钗不在乎这些,主动与林交好,结为姐妹,黛玉心直口快又注重细节,宝钗深谋远虑在与林黛玉的口角之争中,采用忍术攻心的手法,赢得了众人的心。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醉心于《西厢记》《牡丹亭》这些缠绵浪漫的故事情节而宝钗博览群书之下为的是学以致用,注重务实,还深明:“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也足见她受士风影响之深。所以在薛宝钗正统风格下,宝玉注定要与林黛玉演绎一场悲剧,夹在中间的她更体味到了包办婚姻之下的无名痛苦,从侧面也突出了林与贾的反时代性格。  薛宝钗是可贵的封建女性,可贵之处在于她不仅会做人,更会做女人,天性的一朵世俗花王,虽缺少烂漫情怀却“任是无情也动人”加上渊博的学识,通达的事理,稳重的态度让她在金陵十二钗中脱颖而出,倍受周围人的青睐。从小出身于官僚资本主义家庭的她,带有明显的商业气质,精通处世之道的她在人事繁杂的大观园里施展的游刃有余,善于分析利害得失,惯于察言观色。贾母喜欢热闹,看戏时宝钗专点《西游记》,史湘云请客没钱,她便替她设计圆场;王夫人因赏赐衣物给金钏而为难,宝钗忙拿自己新做的衣服送去,平时谈笑说乐中也从不失性,谨守着一个客观的尺度,可见她对环境的警觉性和灵敏度还更胜那“机关算尽”的王熙凤一筹。在代办家务时,积极协助之态下深藏无为本质,高明深刻的处世策略不能不令人折服,却也是颇有微词之处。总之,她不会如黛玉的逞强,湘云的放纵,宝玉的痴迷。她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抱负,有对功名利禄的仰慕和追求,却在没有胜算的婚姻上折磨了自己,注定要在感情上痛失一切,宝钗也正是因那象征“金玉良缘”的项链,被悄悄活埋在时代的深处。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