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2 00:40:05
《赠曾志》 陶铸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经·小雅《棠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有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肥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原文: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作者:
陶铸:
陶铸(1908年1月16日-1969年11月30日),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湖南祁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1926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宣传部部长,在中央政治局中位列第四,前三位分别是毛泽东、林彪和周恩来。于文革初期遭迫害,后因胆癌病逝于安徽省合肥市,享年61岁。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张英: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第四首诗的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弄得不可开交,写信让张英利用职权摆平这件事。张英提笔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让出三尺。结果形成了“六尺巷”,一时传为佳话。
参考资料
360问答:http://wenda.so./q/1370744468068568?src=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