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属于哪个省份?
推荐回答
有些人无知,又不愿学习。如说:徐州本来属于山东的,后来划给了江苏,现在不如划回山东去,回山东比在江苏会受到重视,等等。他们就不会翻翻资料查查看,查查资料能累死人吗?至少比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好。 但是,如果从春秋战国算起,徐州二千五百年来,跟山东发生行政关系一共只有三年,即从1949年1月到1952年12月。令人吃惊的是:就是这三年的行政隶属关系竟然在有些人脑子里可以抹杀掉二千五百年的记忆!这就使我想到为什么台独分子总说台湾是日本的了,温总理说他们是“数典忘祖”,真是说得好! 江苏1667年建省的,从一建省,徐州就棣属于江苏,是江苏固有辖地之一,在此之前属于江南省。徐州怎么跟山东发生的关系的?这跟淮海战役有关系。淮海战役于1948年12月底结束,徐州解放,军队需把城市交给地方管辖,自己还要去打仗。可是当时的江苏省会在镇江,整个江南都没有解放,中共江苏省委还处于地下状态,且在江南,不可能接管徐州。但整个山东却解放了,于是徐州就暂时交给中共鲁南区委代管。1949年南京和江苏全境解放,建国后经过镇压反革命,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了,从1953年1月1日,徐州结束了山东的代管,正式交还给江苏。 这段历史,才几年,有些人连资料都不查,在网上瞎叫唤,什么什么“徐州本来属于山东的”了,等等。属于山东对徐州有什么好处?几千年的历史,徐州的人文、风俗跟鲁地山东侉子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山东管得顺,当年就用不着还给江苏了,说明徐州属山东管会有很多现实问题。跟徐州相似的,还有连云港,后来也是从山东归还给江苏的。 徐州的历史人物都跟山东没有任何关系。刘邦、项羽(宿迁人,宿迁曾一直是徐州八县之一)都是楚国人,刘裕、李升和李煜父子等徐州人也都是在江南(现在的南京)当上皇帝的,现代一些文化名人如画家李可染、肖龙士、郭影秋等人都是在江南求学的。可以说,徐州除方言跟山东有一点点接近之外(其实徐州方言属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语言,以邳县话为代表),如果不是建国前国共两党内战前前后后的一些原因,徐州跟山东不可能有行政上的联系。如铁路问题,“文革”结束后没有理顺,已经给徐州造成了很大的后遗症,严重阻碍了徐州的发展。 徐州肯定不可能划归山东管辖的。但出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快速成长,徐州在行政区划上将来国家很可能会给予特殊政策。这仅是我们从现实和情理上推断,至于国家怎么想的,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历史上,徐州属于山东仅仅只有一个时期,就是淮海战役结束后的二、三年的山东代管期。明朝时才有“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代又改为山东省,至今未变。而徐州明朝时归南直棣,南直棣到了清代改为江南省,后又改为江苏省。自从有山东省时,徐州就一直属于南直棣,跟山东毫无行政关系。至于在没有山东省之前,那就不好讲了。因为远古的时候没有省的行政机构,“大禹治水露九州”,那时天下只有九大块,即九州,徐州是九州之一,可比你现在的山东要大得多呢!也古老得多呢!古代没有“山东”这个概念,那时在今山东境内,今胶东地属青州,现济南地属兖州,现临沂、济宁地区属于徐州。不是徐州曾经属于山东,而是今山东省的南部地区曾经属于徐州!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没有儿子就有父亲一样、父亲不可能成为儿子的儿子的。没有山东时就有徐州了,那时,徐州怎么可以属于山东呢?春秋时,徐州曾属于宋国,孔子祖父就是宋国人,后来他到了鲁国,建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徐州归于楚国,从此棣属于南方楚国,至秦汉一直未变。徐州和山东的关系可以说非常复杂。有合作也有竞争。四省里面徐州和山东的矛盾比较多。个人总结一下,主要矛盾有一下几个:1。济南铁路局刻意对徐州的压制,这个前面帖子已经讨论很多了,由于徐州虽地处大动脉交叉处,又是特等站,但是不能充分享受铁路带来好处。2。微山湖争地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不能怪山东,责任应该是国家民政部。几十年的事情就是解决不了,国家好像也在看笑话,就让两地老百姓自相残杀。解决其实很简单,长痛不如短痛,民政部重新明确划分省界就可以了,最简单的就是沿微山湖中心线划分省界。百姓不可能跑到湖中间去争斗。中国还是个民主集中制的国家,中央定下来的事情不会有人敢不服。可是国家就是不管,让问题悬着,不知道国家是如何考虑的。3。山东客水过境和污染问题。由于地理原因,江苏出于山东下游。每到汛季,山东多次在不通知江苏方面情况下突然泄洪,造成下游受淹,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比如去年邳州受淹(大家可以上邳州政府网站看一下介绍邳州的视频,里面讲到去年的洪水损失)。还有上游工厂向徐州生活取水口排污的问题。比如几年前那次苍山造纸厂向徐州排污,曾造成徐州市区断水几天的特大污染事故。不理解一个国家的兄弟省市之间为什么要这样干。而且事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也对肇事人没有什么惩罚措施。这让人想到去年哈尔滨污染事件。难道不是大城市的百姓生命就不重视吗?从排水问题也可以看出山东鲁南地区的政府管理水平还处在什么阶段。徐州历史沿革表 [转自徐州博物馆] 公元纪年 朝代 隶属 建置(遗址) 距今10000年 旧石器 新沂何山头遗址 距今6000年-4000年 新石器 大墩子、刘林、花厅、下园墩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夏、商 大彭国、邳国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西周 宋国、徐国 彭城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 宋国、徐国 彭城邑、徐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 宋、齐、楚 彭城邑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 泗水郡、东海郡 彭城县、沛县、留县、下邳县 公元前206年-24年 西汉(新) 徐州 楚国、彭城郡、和乐郡、沛郡 25年-220年 东汉 徐州 楚国、楚郡、彭城国、下邳国、沛郡 220年-316年 魏、西晋 徐州、豫州 彭城国、下邳国、沛国 317年-420年 东晋 北徐州 彭城国、下邳国、沛国 420-589年 南北朝 徐州、东徐州、徐州总管府、邳州 彭城国、下邳国、沛国 589-610年 隋 徐州总管府、徐州 彭城国、下邳国 618-907年 唐 徐州总管府、武宁军节度使、感化军节度使 徐州、彭城郡、邳州 907年-960年 五代 武宁节度使 徐州 960-1127年 北宋 京东路、京东西路 徐州、武宁军 1115年-1234年 金 山东西路、河南路 徐州、武宁军节度使、邳州 1271年-1368年 元 河南江北等行中书省、归德府、徐州路 徐州、武宁军、邳州 1368年-1644年 明 中都临濠府、京师南京 徐州 1644年-1911年 清 江南府、江苏省、江宁布政使司 徐州、徐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