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天的税费有多少,才知道毛泽东为什么说国民党搜刮民脂民膏
推荐回答
现在税收的量还好吧… 1 税收的意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向社会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物质财富(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就占了90%以上。因此,税收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统治者借助国家政权强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工具,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税收即苛捐杂税,它包括恶税和善税,正当、合法、合理即为善税;否则即为恶税。税收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点。 2 我国税制的现状 2.1 税收管理制度不健全 比如说个税起征点的背后,更多地折射的是我国的税收管理问题。现在有一种倾向,但凡某个领域出现什么问题,似乎征税就是唯一的解决良方。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奇怪的税种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出现。为了解决房价高涨问题,我国出台了大户型保有税;为了抑制过热的股市,我国提高了印花税……结果如何呢?不用说谁都知道,税收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增加了财政收入。 2.2 民众保障较少 目前我国的流转税的税收收入每年以20%——30%的幅度增长,但是广大民众的保障却比较少,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方面,有一部分人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甚至可以说根本就病不起,人民的健康没有保证。虽然08年到09年制定了一些改善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仍然犹如杯水车薪。 2.3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负税较重 税收制度是国家的法律,理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扣缴,在这种税收制度下,工薪阶层成了税负最重的群体,他们所缴纳的税收收入竟然占到整个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0%左右;而高收入者反倒享受着多源扣除优势,偷税漏税现象严重。这就导致了一种格局: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本不是个人所得税要调控的对象,可现在他们反而成为征税主体。 2.4 法制监督不力,税制不健全 2.4.1 思想素质上有错位的地方——偏差 一是国家征税全部是政府征税,公民纳税只是义务。至于国家为什么要征税,是为什么的需要而征税,无人考究。对于征税是谁来取,谁决定取,谁应该取,没有法律的制约。没有法律的制约,也自然会出现问题。而西方国家征税的理念是——在法律上国家和公民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交换理论。 二是税收的三性(三个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我国税收的特点。而公平的税收本身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公民的私有权即公民的财产私有权问题,税收应是一种协商的结果。外国的税收是一种协商,是通过双方谈判才形成的一种制度,是自然纳税,是一种真诚的提高,他们税收的效率原则就是不要防碍公民的生产和创收。而我国目前的税制却是对私人财产的一种剥夺,没有协商,我国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能足额足够地增加国家财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2.4.2 税收征收没有运行法制的职能。 我国二十几种将近三十税种中,只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税收制度,其他税种都是通过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的一些强制规定而实施的税制。从法理上、道德上讲,“纳税人”应该不等同“交税人”。因为纳税人的权利有:一是要求政府有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要求纳税人有赞同纳税的权利;三是要求政府节减税收使用的能力。而我国的税制没有考虑纳税人的权利,即使在《宪法》第56条中,也只有纳税人的义务,没有纳税人的权利,公民只不过是交税人而不是纳税人。 2.5 税负不均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所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在我国由于政府收入形式不规范,单纯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宏观税负问题。根据统计,由于政府所取得的收入的口径不同,我国通常就有了三个不同口径的宏观税负衡量指标:(1)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小口径的宏观税负。(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中口径的宏观税负。(3)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在这三个指标中,大口径的指标最为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目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状况及变动趋势是: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与小、中口径的宏观税负相比,在数值上要高出很多,例如2000年我国小口径的宏观税负为14.1%,中口径的宏观税负为15%,两者相差不大,但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为25.1%,则差不多是小口径宏观税负的近两倍。由于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是真正反映企业和居民负担水平的指标,从这一指标看,应该说目前企业和居民的总体税费负担偏重,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