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雪中送炭”,助十年帕金森病患者换上救命“电池”

发布时间:2019-09-02 09:04:03

【媒体报道】“雪中送炭”,助十年帕金森病患者换上救命“电池”

推荐回答

今日下午14:00,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帕金森病关爱中心,副主任医师陈伟、原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陕西省慈善协会理事耿庆义、陕西省慈善协会贾浩部长及怡康医药集团领导共同为患者王女士发放“帕金森慈善援助基金”,此次援助基金对于王女士及其家人来说“雪中送炭”,今日下午13:50,历时40分钟的手术结束,及时帮助她换上救命“电池”。

交大一附院帕金森病关爱中心,副主任医师陈伟介绍:六年来,我院帕金森病关爱中心帮助600名患者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其效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为了解决自2011年至今已经进行不可充电脑起搏器手术,需要更换电池的患者,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尽快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电池电量耗尽带来的痛苦,恢复精致生活!

交大一附院帕金森病关爱中心、陕西省慈善协会及怡康医药集团共同为患者王女士,发放“帕金森慈善援助基金”

原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陕西省慈善协会理事耿庆义介绍

为了使帕金森病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的贫困患者能够得到必要的医疗救助,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陕西省慈善协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怡康医药集团共同设立“帕金森慈善医疗援助项目”。感谢怡康医药集团爱心企业对贫困患者的关注与支持,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帕金森病,关爱帕金森病患者。

半月前的求救电话

医生:我从前两天开始又抖得很厉害了,几乎不能走路,会不会是电池没电了?这是半个月前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北帕金森病关爱中心接到延安洛川的王女士的电话。

第二天,王女士如约来到关爱中心测试电量。3.62!接近电池耗竭的3.6.陈玮副教授告知需要准备更换电池。虽然这个结果王女士已经有预感,但还是瞬间抖得更厉害了。不换了,我都把能借的亲戚都借遍了……

中年遇上帕金森,十年两次手术,家庭负债累累

48岁的王女士来自延安市洛川农村,受帕金森病折磨十年,2007年因帕金森病右侧严重震颤,做了左侧苍白球毁损术,术后右侧抖动得到改善,但好景不长,她的左侧肢体也出现僵硬震颤等症状,无奈2011年又做了右侧脑起搏器,连续两次手术(损毁+脑起搏器),尽管负载累累,但大部分症状得到改善,家务和地里果园里的农活又能干了。

患病的十年时间,正是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最艰难的十年,两个儿子相继上了大学,举债治疗,就是想能维持生活和劳动能力,支撑儿子完成学业,照顾家中年迈的老人。

雪上加霜!病情进展又遇电池电量耗竭

今年是王女士脑起搏器术后的第六年,经历毁损手术的右侧近几年又出现了帕金森病的抖动和僵硬,做脑起搏器的左侧也面临电池耗竭。对于这个负载累累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换了,我不能再拖累你和孩子。王女士坚定的对丈夫党先生说。党先生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纠结中:不换吧,电池耗竭爱人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能瞬间失去生活自理。换吧?!今年苹果收入的两万多快钱本是打算还债的,已经想不出来还能跟哪个亲戚开口。

回到家,王女士焦虑不安,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党先生也开始了多方的筹措费用。

雪中送炭!交大一附院联合慈善协会,“救命”电池马上更换

“想办法,帮助王女士,她支撑着至少四个家庭。”得知王女士大儿子刚参加工作不久,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小儿子刚签完工作合同即将援外工作,上面还有年迈的老人。交大一附院副院长王茂德教授、帕金森关爱中心陈伟副教授都作出了批示:尽快联系陕西省慈善协会帕金森病专项救助。陕西省慈善协会贾浩部长接到援助申请,一天之内就完成了相关审批,救命的电池费用在各方的努力下,筹措到位。

2017年12月18日,王女士已入住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术前检查顺利完成,交大一附院副院长王茂德教授、副主任医师陈伟副教授及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团队以确定手术时间及治疗方案确定,12月21日13:10进行脑起搏器电池更换手术,更换手术40分钟左右完成,术后马上开机,王女士又可以正常生活,操持家务。这个家庭也会走出困境,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和谐和价值。

今天,王女士收到这笔爱心援助款。

任重道远!交大一附院“一路绿灯” 关爱帕金森,携手健康行

2011年4月,在功能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王茂德教授的倡导下,西安交大一附院成立了西北帕金森关爱中心。为患者提供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护理等系列的一站式服务。2016年开启“关爱+治疗+管理”的帕金森病诊疗新模式,让患者最大收益。2017年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手术耗材医疗援助,帮助患者解决高额费用难题,六年来,近万名帕金森病患者得到治疗帮助,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中晚期患者600多名,手术评估和术中测试、术后程控等效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在2018年来临之际,为了解决自2011年至今已经进行不可充电脑起搏器手术,需要更换电池的患者,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尽快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由于电池电量耗尽带来的痛苦,恢复精致生活!

蜜月期后的曙光!帕金森脑深部电刺激术——神奇的“脑起搏器”

神经外科专家,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王茂德教授介绍:王女士在确诊后半年就在其他医院进行了毁损手术治疗,是受当时帕金森病治疗理念的局限。其实,每位帕金森患者在发病后都有一个最好的药物治疗时机,通常称之为治疗帕金森病的“蜜月期”,患者可获得良好效果,正常的工作、生活不受影响。但随着帕金森病情的进展、长期服药产生的耐药性,及药物剂量加大后产生的副作用等,患者常不能耐受药物的治疗,服药后的副作用甚至比疾病本身的症状更难受。

那么药物蜜月期结束后,患者到底该如何进行治疗?

王茂德教授指出:王女士进行是毁损手术,是帕金森病最早的外科治疗方法,但它是一种破坏性手术,由于手术副作用难以消除,此种疗法已渐渐被淘汰。脑起搏器是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的俗称,是脑科学在20世纪末取得的重大科技突破,它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病人恢复原有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脑起搏器已是治疗发展期帕金森病的首选外科疗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