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上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01 13:07:12

山阴道上是什么

推荐回答

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与东跨湖桥相接,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过了古博岭,也称为干溪道),那一带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是山阴道一景东晋王献之的妙句,此说一出,山阴道从此声名远播,名士吟咏不绝。明代“公安派”文坛领袖袁宏道经山阴道而作《山阴道》诗云:“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在他眼中,山阴道与钱塘(今杭州)西湖俱属清奇,但若论驰名先后,则前者远比西湖为早。自此西南迤行,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画中游而身亦入画,晴日风雨,无不相宜,颇具中国山水画之神韵。南宋陆游当年漫步山阴道时写下的名诗《游山西村》,描绘了山阴道上景色的清奇,因其清奇,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留下了沿途众多的人文古迹。旧时的山阴道,山阴道上之兰亭是一条石板铺砌的驿道,如今的山阴道已是宽阔的马路,绍大线已贯通全程,虽已不复全是旧时模样,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仍依稀可觅。编辑本段人文历史著名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在山阴道上,为了让国内外游客更好地了解该地风土人情,国家还开辟了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春秋时越王允常(苟践之父)的王陵--印山越国王陵、明代大学者王阳明墓、明朝著名文化艺术家徐渭、明末清初大画家陈洪绶墓就在山阴道旁的青山之中,山阴道上,奇山秀水、名胜古迹不可胜数。相关的成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山阴道之兰亭一景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示例: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的感受。(秦牧《摔坏小提琴的故事》)相关的诗句:“山阴道上行,如在画中游”(袁宏道)相关的古画:明吴彬山阴道上图相关的书帖: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编辑本段日本山阴道山阴道(さんいんどう,せんいんどう,Sanindou)又名背面道(そとものみち),可以指:五畿七道之一,位于本州日本海侧西部。律令时代通过五畿七道中的山阴道的干线道路。山阴自动车道的略称。行政区域上的山阴道:五畿七道之一,位于本州日本海侧的西部。畿内往西延伸,相当于现在由北近畿至岛根县范围。丹波国丹后国但马国因幡国伯耆国出云国石见国隐岐国道路上的山阴道:律令时代的山阴道,是连结畿内与山阴道诸国国府的官道,七道中属“小路”等级。现在的国道9号基本上继承了律令时代的山阴道,路线只有几处差异。现在的“山阴道”常用于山阴自动车道的略称,亦指连结京都与福知山的山阴街道。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