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繁殖器官如何休眠?

发布时间:2019-09-09 12:30:36

营养繁殖器官如何休眠?

推荐回答

多年生杂草的地下球(块)茎在形成的当年一般不发芽,进入休眠状态,但其休眠机制与种子休眠不尽相同。某些多年生杂草,如水莎草,地下块茎形成后,在未脱离母体前,仍是植株总体的一部分。植株在内源生长调节物质的控制之下,亦即顶端优势的控制之下,根茎顶端区域迅速生长,同时母株和腋芽剧烈竞争代谢物质,导致地下块茎处于事实上的抑制、休眠状态,一旦脱离母株,即能解除抑制而得以萌发,而扁秆藨草等多年生杂草则是在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因气温下降诱导地下根茎休眠。另一类多年生杂草,如眼子菜,在外界条件不利时(如秋末气温下降或水源干涸),地下茎的顶芽停止生长,养分向节上的鳞片输送,致使鳞片长大、增厚,层层包裹顶芽,既贮存养分又阻碍顶芽生长点吸收水分与气体交换,使之处于休眠状态渡过不良环境。另外,矮慈姑、野荸荠也有较长的休眠期,即使脱离母体条件适宜也不能立即萌发。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