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大学招生是以分数优先原则吗

发布时间:2019-09-09 14:53:10

上海交大大学招生是以分数优先原则吗

推荐回答

上海交大打破唯分数论 多元化录取成高考新方向在高考过去一个月之后,考生们高悬的心再次紧张起来。7月9日,全国各省高考招生工作全面展开,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批次本科院校开始投档录取。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对外宣布,率先在工科试验班招生中使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其中,统一高考成绩只占60%。“一考定终生”也许就会因这样改革措施而被打破。但是业内专家同时也对交大的做法表示谨慎乐观。“取消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的嫁接、减少自主招生考生还必须填报志愿这一环节,就是政府部门的彻底放权,这关键的一步,如果能走出,我国的高考改革就全盘激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本报记者指出。业内专家认为,高考招生改革当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即使各种改革措施有缺陷,也应当首先做到公开透明,在创新和监管方面都严格做到公平公正。高考成绩只占六成“打破‘唯分数论’,接轨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模式,是向着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益慧说。根据交大对外公布的招生改革方案,在综合评价体系中,高考成绩只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这意味着分数不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虽然“高考成绩只占总成绩60%”的新闻,引发舆论一片哗然。但是细心的读者注意到,上海交大的这次改革,只适用属提前批次的“工科试验班类招生”,并不针对所有考生。据了解,此次改革,交大是在上海、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等全国13个省(市)实施基于试点学院改革的工科试验班类招生,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据官方公布的计划,在这些试点省市,上海交大投入了相当计划数用于工科试验班的这一招生制度改革,招生计划约300人。而本报记者再次联系上海交大招生办,对方并未就此招生政策是否会推广到所有专业做出回应。据本报记者了解,以综合评价代替单一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队、高分者先得的录取惯例,并非上海交大首创,此前已有广东、浙江等部分省市及诸多高校试行数年。但这种录取方式一直局限在局部地区、少数高校的自主选拔预录取名额之内。而上海交大此番推出的综合评价体系,则面向试点省市的所有参加高考的学子。但公众仍然担心如果不按高考成绩的硬指标来录取,而是用口径更为灵活的“综合素质测试”等作为录取标准,那么就可能让有权有势者上下其手,让高招改革沦为藏污纳垢所在,利益输送的链条也永远不会被斩断。政府彻底放权在熊丙奇看来,交大这样的举措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不少高校采取的一种改革尝试。“但由于相关高校的录取,是放在集中录取的提前批,而且按照规定,只能把这所高校填报在第一志愿才有机会被投档、录取,因此,这一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价值大打折扣。”熊丙奇认为。按照综合评价录取的要求,考生将参加多所学校的测试,却只能选一所学校填报在提前批第一志愿,而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这一综合评价改革,很难实施,因为按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投档进该校的学生如果被退档的话,将失去其他学校的投档机会。近日,在“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研讨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提出,目前一些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将等级化的高中学业成绩折合为高考总分的改革思路,在评价的科学性、成绩的可比性、考试的公平性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由高校、院系根据对人才的不同需要,形成多元化的招生标准和自主录取机制,才是破除‘唯分数论’的关键”,亟须从‘招考分离’开始,以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为重点,形成高校自主招生、高校和学生‘双向多选’的招生录取制度,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取消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的嫁接、减少自主招生考生还必须填报志愿这一环节,就是政府部门的彻底放权,这关键的一步,如果能走出,我国的高考改革就全盘激活。”熊丙奇向本报记者指出。业内学者认为,建立“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不容动摇。教育系统要用阳光透明、可监督的高校多元化录取程序,实现与民间观念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逐渐破除公众对考分的迷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