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有什么历史悠久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9-09-16 23:22:18

余姚有什么历史悠久的地方

推荐回答

 “真三不朽”王阳明故居  说起余姚,就不得不说说余姚的名人——大哲学家王阳明。  王阳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心外无物。据《传习录》记载:“先生(指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其中,砖雕门楼系仿木结构建筑,四柱三间,柱为石质,所饰砖雕斗拱、翘昂、面砖雕刻细致,工艺精湛细腻,体现了当时砖雕技艺的水平。大厅——“寿山堂”系三开间高平房,高大宽敞,结构古朴大方,用材粗大稳实,构件装饰严谨。寿山堂内明间廊下挂有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绝顶的确切评价。  长虹腾空通济桥  横跨宛如玉带的姚江两岸的通济桥,与江北岸飞檐翘角、古朴庄重的舜江楼构成了一个“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连合体,以其稳重、雄伟气势成为余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通济桥原系木桥,始建于宋庆历八年( 1048 ),初名德惠桥。经四毁四建,于南宋咸淳三年( 1267 )易名虹桥。因木材易毁,此后常建常毁。直到元至顺三年( 1332 )才用石砌成三孔拱桥,更名为“通济桥”,当时,在整个浙东地区尚无如此大跨度的圆拱大石桥,故称为“浙东第一桥”。并镌刻于桥东侧顶部。  据《建桥碑记》所说:“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可见此桥之高大。自改建成石桥后,稳固不坏。直至清雍正四年( 1726 ),桥崩塌,南北交通隔断。现存之桥系雍正七年二月至雍正九年二月( 1729-1731 )重建而成。  通济桥是一座陡拱式三孔二墩石桥,远望此桥,宛若长虹,全长43.39米,主孔净跨14.2米,拱矢高度达8.4米。桥侧现存二十块石制栏板,栏板内侧,刻有对称的连枝浮雕花纹,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望柱上雕着形态逼真的狮首石像,莲花座精致秀丽。桥东西两侧刻有对联,朝东联是:“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朝西联是:“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  历史光华之四先贤故里碑亭  余姚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来称之为“文献名邦”。百里姚江孕育了众多的名人学士,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姚江文化”,其中有汉代严子陵、明代王阳明、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清初黄梨洲。他们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辉映千古。后人为纪念这四位先贤,特建“四先贤故里碑”,其中严子陵、王阳明两故里碑建干乾隆十九年。后因风化,王阳明故里碎于道光十二年重建,严子陵故里碑于道光二十一年重建。朱舜水、黄梨洲两故里碑建于清末。四碑原置城西郊江边的“接官亭”处,抗日战争时期迁至旧县衙内的荷花池畔,共和国建立后移至龙泉山南坡。  四先贤故里碑各建有亭子,碑有名,亭有楹联,有亭额。  严子陵的碑文是:汉高士严子陵故里。楹联是:渺矣纶竿神汉远;依然城廓客星高。亭额是:山高水长。  王阳明的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是: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亭额是:真三不朽。  朱舜水的碑文是:明徽士朱舜水故里。楹联是:东海蹈,曾甘家耄逊荒。千载斯文归后死;南天擎,独苦臣心如水,一江终古属先生。亭额是:胜国宾师。  黄梨洲的碑文是:明遗献黄梨洲故里。楹联是:孝子忠臣,祀典千秋列东庑;儒林道学,史家特笔著南雷。亭额是:名邦遗献。  四先贤之风节、思想、学术、功业,中外传扬,百世流芳,堪称余姚历史光华之所在。  丹实累累之杨梅  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  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  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  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  ——陆游  余姚杨梅又是一个让人不得不提的余姚特色。  在余姚杨梅的重点产区——丈亭镇梅溪村杨家岙自然村,有着一个美丽动人传说。传说杨梅是天上百果仙子变的。古时百兽王欲占百果仙子为妻,该村山农杨石郎救下她,两人产生真挚的爱情。然百兽王十分愤怒,设计把仙子给害死了,后者为报答杨石郎、造福百姓而变成又甜又清口的果子,即现在的杨梅。  杨梅是浙江省余姚市传统名果,以其品质极佳而闻名国内外,早在汉朝时已列入贡品。目前,余姚市杨梅栽种面积已达8.3万亩,实际投产面积为6万余亩,居全国之冠。1995年余姚市被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端午时节,满山杨梅熟红枝头,凝翠流碧,闪红烁紫,边摘边吃,别有风味,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已成为余姚"农家乐"风土人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杨梅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杨梅罐头、果酱、蜜饯、果汁、果干、果酒等食品,其产品附加值成倍提高。  戏曲艺术的“活化石”:姚剧  姚剧,前身为“余姚滩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分布以余姚市境内为主,同时也包括了慈溪市中西部和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  姚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叶,当地礼俗为装扮台阁,俗演虞初故事、院本等,以“雀咚咚”、“白话佬”等民间说唱、小调俚曲的形式盛行于民间,由此孕育并形成了余姚滩簧,进而发展成为今日的姚剧。清道光至20世纪初为旧时姚滩的鼎盛时期,18世纪中叶,已有姚滩班社十余副,后来最多时民间班社近50副,更有一大批优秀的姚滩班社陆续向外开拓演出市场,演出区域扩大到舟山、杭嘉湖平原和上海等地。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客观上受抗战的影响,姚滩班社纷纷解散,仅有少数班社艰难生存。1953年,当地政府扶植组建了以黄承炳为首的17名姚滩艺人为主的“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6月,“姚滩”定名为“姚剧”,同年11月成立了“余姚姚剧团”。1998年,顺应剧团发展的趋势,政府部门将当地的市姚剧团、市越剧团和市龙山剧院进行合并重组,成立“余姚市艺术剧院”。2001年11月,成立了“余姚市姚剧研究会”,专门从事姚剧的保护、研究、普及和推广工作。  历史上余姚曾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中心之一,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姚剧也同样继承和发扬了当地优秀的戏曲传统,善于吸收,敢于突破,历史上姚剧对桐乡花鼓戏、越剧和绍兴滩簧等地方剧种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余姚犴舞  硕大的犴头,大而圆睁的眼睛,鲜红的短须,无鳞无斑的黄色七节身躯,一身黄色短打衫打扮的舞犴手们高举七节老犴,在锣鼓和“招军”的伴奏下,在五色长杆三角旗即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排成的梅花桩形里时快时慢地舞动,高昂时给人以振奋,低沉时给人以厚重,形神合一,情景交融。“心齐犴也圆,犴飞人亦舞”的舞犴要诀引领整个犴舞表演过程。  犴舞,是余姚市内一种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源起于余姚西北的泗门、马渚及邻近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还一度流传到日本。犴舞的表演源于河姆渡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受河姆渡稻作文化的影响,是先民模糊集合思维的产物。  余姚犴舞舞种罕见、舞技独特,从目前收集的资料和信息来看,全国还没有发现其他类似的犴舞存在。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常通过舞犴的形式来参与当地的传统庙会活动,使之这一传统表演形式得以长期延续。

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

河姆渡好像就在余姚吧

余姚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余姚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余姚秦时置县,建县已有 2200 多年历史。 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 1995 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 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 200 ),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 1973 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 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

  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河姆渡遗址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