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原战役会胜利

发布时间:2019-09-09 21:04:55

为什么五原战役会胜利

推荐回答

1、作战方针适当。针对当时敌强我弱的特点,制定了“找胜利,避不利”、“集小胜为大胜”的作战方针,缩回拳头,避其锋芒,阻击伏击,分块围歼,叫敌人来不得好来,走不得好走。

2、战术适当。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打败入侵绥西之敌。决定以“掏心”战术,里应外合,攻克了五原。

3、士气高涨,三军用命。积极开展技术练兵,进行夜战、爆破、防空等训练和演习,并给各部队补充了弹药、粮食、被服等军需品、士气大为振奋。

下面是一篇回忆录,记述了当时的情况。

    五原屏障西北,为塞上名城。它面黄河,背阴山,东襟绥包,西控宁陇,渠道纵横,沃野千里,是著名的河套粮仓,大西北的抗战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9年12月中旬,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三十五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将军,为了配合湘北战役,吸引日本侵略军主力于西北战场,以减轻敌人对湘北的压力,不顾塞上寒冬,主动请缨,亲率所部步骑3万余人,长途突袭,一举攻克日本侵略者占据的战略要地包头市。取得了吸引敌人的主力、击毁其汽车百辆,毙敌300余人(有联队长2名,伪军团长1名)和歼灭伪蒙军一部的辉煌胜利。

   日本侵略者不甘心在包头战役中的失败,调集了平绥、同蒲两线的日伪军三万余人,汽车千辆,坦克数十辆,并有空军的配合支援,在二十六师团长黑田重德中将率领下,乘隆冬封河之际,分兵马七渡口、西山咀、乌卜浪口三路,于1940年1月31日疯狂地向安北县、扒子补隆、五原县、临河县、陕坝镇等要地反扑,妄图进行报复。敌人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庐舍为墟。傅作义将军以坚定的必胜信心,作了精密的运筹,针对当时敌强我弱的特点,制定了“找胜利,避不利”、“集小胜为大胜”的作战方针,缩回拳头,避其锋芒,阻击伏击,分块围歼,叫敌人来不得好来,走不得好走。在五百里渠道纵横的河套平原上,全体官兵冒着零下30度的塞北严寒,和敌人往返周旋达50多天,著名的有一0一师在折桂乡、狼山湾的战斗;三十一师在乌拉壕、黑石虎的战斗以及乌镇、马七渡口、蛮可素的战斗等。或攻其据点,或袭其汽车,或击其侧翼,或扰其后方,截其粮弹,使敌首尾难顾,疲于奔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在以中国共产党党员为骨干的河套战地动员委员会各级组织的配合下,广泛发动群众,全力拥军支前,使我们情报灵,道路熟,军粮充足,士气旺盛,虽在冰天雪地中和敌人周旋,仍取得了累累战果。

   但我军自反攻包头,转战绥西,已连续战斗近百天,由于作战伤亡,手脚冻坏,能参加战斗的兵员已不足万人。医药枪弹的补充也很困难,是坚持抗敌,收复失地,还是退缩后撤?对此,在将士们中间有着不同的看法。二月中旬,傅作义将军在亚马来村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傅作义将军分析了敌我形势,认为我方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打败入侵绥西之敌。在经过与会人员讨论之后,傅作义将军决定以“掏心”战术,里应外合,在近期攻克五原。

   是时,我任新三十一师师长。亚马来会议后,我们积极开展技术练兵,进行夜战、爆破、防空等训练和演习,并给各部队补充了弹药、粮食、被服等军需品、士气大为振奋。我师并且特别抽出安春山的九十三团,配合从其它部队中挑选出来的勇敢善战的官兵,共同组成了一支突击队,进行特殊训练,为反攻五原做好充分准备。三月初,傅作义将军把我们几个师长找来,参谋长鲁英麟就反攻五原的作战方案作了说明,征询了我们的意见,并任我为攻城总指挥。我说:“只要敌人援军三天之内过不了乌加河,我们攻城部队保证歼灭五原之敌。”董其武师长斩钉截铁地说:“3月23日前,我师绝不让援敌一兵一卒渡过乌加河!”董师长这样一说,我心中有了底,便愉快地接受了攻城总指挥的任务。

   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的部署是:3月20日向五原之敌发起总攻,各部于3月15日开始隐蔽行动,19日到达各自攻击的准备位置。孙兰峰率新三十一师、五临警备旅及小炮营为主攻部队,自五原新城两关攻入,同突击队会合并力围攻敌指挥部。袁庆荣的新三十二师进攻五原旧城及其附近据点。董其武的一○一师为机动部队,负责乌加河一线阻敌援军的任务,并先派一个团破坏乌加河桥。其余部队攻打五原外围敌人各据点,歼敌后转为追击部队。

   我师奉命后,先令由安春山团为主组成的突击队,秘密向五原运动,大部队随后跟进。20日晚,我突击队尖兵排到达五原新城东门,乘暮色苍茫,敌人不备之机,飞起刺刀,扎死两名站岗的日军,活捉4名伪军。当即占领城门。我突击队一拥而入,犹如神兵天降,象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顿时枪声大作,敌人晕头转向,仓皇应战。我突击队采用“掏心”战术,猛打猛冲,激战4小时,占领了敌人天主堂、耶稣堂、五原小学等7个据点,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我率领新三十一师另外两个团以及五临警备旅、小炮营向五原新城及黑头圪旦之敌发起猛攻,从20日夜到21日晨9时许,始将五原义和渠以西之敌肃清,支援突击队攻打敌人指挥部。

   21日天明后,傅作义将军冒着敌12架飞机狂轰滥炸,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此时,五原城内残敌纷纷逃集原屯垦办事处及平市官钱局两个据点内,凭藉高厚围墙,坚固防御工事,负隅顽抗,死守待援。我军虽反复猛攻,由晨至晚,亦未攻下。当天午后,敌增援部队陆续到达乌加河畔。傅作义将军闻报后,当即命令我师派王雷震副师长,率师预备队驰援突击队,务于敌援到达前,攻占敌司令部,并肃清残敌。王副师长亲赴前线指挥部,采用部属建议,以山炮平射的方法,摧毁敌人墙堡工事,五原全城遂为我军收复。

   在我攻打五原的同时,董其武将军指挥的一○一师在乌加河畔坚守阵地,阻击援军。我全体官兵浴血抗敌,战况极为艰苦。敌虽以陆空配合,数十门大炮猛烈轰击,亦未能在乌加河上架起浮桥。据守毛庵子渡口之我军,以血肉之躯前赴后继,数次击退用橡皮船强渡乌加河之日伪军。我新六旅炸开乌加壕大堤,滔滔浊流,淹没了乡村土路。这些均迟滞了敌援军之行动,使我军得以顺利攻克五原。

   在五原战役中,城内民众呐喊助威,或手持铁棒勇敢杀敌,或冒弹雨枪林,救护伤员,运送给养。尤其在残敌逃出五原后,五原周围群众纷纷起来捕杀,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原大捷,名震中外,是我军用数千名官兵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次胜利。这次战役中,团长贾晏如,营长赵寿江英勇牺牲。赵营在攻击中仅存6人。李连举连的官兵几乎全部献出了生命。营长冯增波、阎梦云、王肖鹏,少校指导员周洪峰、翟文举、少校军医岳嵩山、少校副官曹大典、连长郝宝瑞,张殿生、杨茂耕、张步清、陈岐山、李广新、李英、石中美、张永杰、李云超、常永来、范谦瑞、徐佩蔡、彭振旋、李文科、王鸿胜、朱云明等为反攻五原都流尽最后一滴血。此次战役牺牲的官兵,据档案记载共679人。三十二师师长袁庆荣光荣负伤,团一级光荣负伤的,仅一0一师所辖的3个团有4个团长负伤,即三0一团团长王建业、三0二团团长郭景云、三0三团团长王赞臣、继任团长宋海潮。其他负伤官兵已无法统计。他们在近一百天的包头、绥西、五原战役中,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五原战役胜利原因;

           五原大捷全歼日伪军3000余人;击毙日军总指挥官水川伊夫等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及来华勘矿技术官员1100余人;生俘日军指挥官、警务指挥官和伪军师长等50余人;俘获伪蒙军和伪军1800余人;缴获各种炮30余门、汽车50余辆、轻重机枪50余挺、步枪3000余支、毒气筒1000余个、电台1部、战刀两把及部分手枪、橡皮船及大量军用物资;焚毁击损敌武器装备不计其数。我军阵亡将士679名。五原大捷肃清了日伪军在河套的势力,巩固了西北屏障,是绥远各族人民全力支持抗战的又一贡献,使日寇进窥我大西北的野心破灭。专家们评价:“五原战役的胜利,开全国抗战最后胜利之先路。在全面抗战的意义上,发生了决定性的伟大作用。”由于五原战役给日寇以毁灭性打击,因此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五年多的时间里,令日寇不敢再西向侵犯我国土一寸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3月至4月,在抗日战争中,中间第8战区部队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五原地区对日伪军进行的进攻战役。五原为绥西重镇。日伪军在此构筑工事,架设桥梁,妄图长期固守。2月26日,中国军队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决定在黄河河套解冻后反攻五原。3月20日,各部队向五原及外围据点发起总攻。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