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难度:困难 试题类型:阅读题 试题内容:【题文】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问题。(21分)
令人流泪的“谢师宴”(王晓静)
那一年师范毕业后,我在一所学校担任班主任。班里有个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进班时的成绩是第一名,但总是低着头走路,看上去自卑落寞。每天中午放学时,同学们都争抢着涌向食堂,只有他静静地坐着看书,好像一点也不饿。有次我故意把教案忘在讲台上,在外面踱了十几分钟后回到教室,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一见我进来慌得赶忙把手放进桌斗。我装作没看见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说:“看我这记性,教案忘带了。”我快步走出教室,眼眶不由得酸了。我刚才看得清清楚楚,他左手一袋榨菜,右手一个馒头!
我找到学生入班时填的家庭情况表,他的表里亲人一栏只写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家人工作栏里写着务农。“他的父母呢?难道他是个孤儿 ”男孩苍白的面容一直在我脑海里旋转。
那时,我住在教师公寓里,每天都自己做饭,有时候就喊他过来一起吃。刚开始,他怎么都不肯,满脸都是羞涩不安。我劝慰他说:这是对优秀生的奖励,只要在班里考第一名的学生都有这个待遇。我知道以他的资质会一直稳居第一。果然,他学习更努力了,不仅在班里一直是第一名,在年级里也遥遥领先。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拘谨了,有时还会早早来,帮我洗菜切肉。
高考结束了,那个暑假,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打工。一次,我经过那个饭店,看到他正满头汗水地端着一摞盘子疾步走过。我背过脸去,心里酸痛不已。
大学通知书下来时,他飞奔着来找我,兴奋地说:“老师,我考上了!”我激动地站了起来。我知道,那个大学是他的梦想。他忽然说:“老师,今晚我想请你去‘一品阁’吃饭,你一定要来啊。”他眼巴巴地看着我,眼里满是真诚的感情。我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在饭店里大汗淋漓的样子,那是他的血汗钱啊!我怎能……于是,我婉言谢绝了。
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没再说什么,低着头默默地走了。
我呆呆地坐着,脑海里满是他的背影。忽然,我明白了,他不能承受的是我这三年对他的关心。这一蔬一饭之恩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单身的我经济上还算宽裕,但对于他来说,他必须要报答,不管是什么形式。而我却剥夺了他的权利,所以这种不能回报的恩情才会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我马上冲出去,朝着他喊:“晚上我们去吃饭!”他回过身,笑了。
晚上,我和他点了几个菜、一瓶酒,他说他早就知道我说的奖励制度只是个借口,只是为了能让他吃上些好饭菜。他父母早亡,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之外的温暖。
那是我吃过的最难忘的一顿“谢师宴”。后来他伏在桌上一直哭,我眼圈也红了。我相信,懂得感恩的他遇到再多的风雨,也会微笑着走下去。因为善良如种子,已经在他年轻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小题1】文章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3分)
【小题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每天中午放学时,同学们都争抢着涌向食堂,只有他静静地坐着看书,好像一点也不饿。
(2)一次,我经过那个饭店,看到他正满头汗水地端着一摞盘子疾步走过。
【小题3】文章在情节上做到了前有伏笔,后有呼应,试找出一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伏笔:
照应:
好处:
【小题4】文章主要写了我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请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小题5】从全文看,最后一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6】文中的老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他们总是令我们无比感动,令我们永生不忘,请说一段话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3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推荐回答
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3分)我在一所中学当班主任时,让班里一名失去父母的男孩和我一同吃饭。男孩考上大学后,用打工挣来的钱请我吃饭,以示感谢,令我难忘。【小题2】(4分)(1)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孩不与其他同学攀比,刻苦学习,专心读书时的情态。(2)运用动作描写,逼真地写出了男孩打工时劳作的情形,表现了他打工的艰辛,为下文写我婉言拒绝他的谢师宴做铺垫。【小题3】(3分)伏笔:我劝慰他说:这是对优秀生的奖励,只要在班里考第一名的学生都有这个待遇。照应:他说他早就知道我说的奖励制度只是个借口,只是为了能让他吃上些好饭菜。好处:这样前后呼应,使文章内容前后形威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设悬和解疑中增强了文章内容的曲折性和吸引力。【小题4】(4分)我:热情善良,关爱学生 男孩:吃苦耐劳,懂得感恩【小题5】(4分)内容上:表达感悟,深化主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题。【小题6】(3分)如: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戚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阴!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您像一只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试题解析:【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开端、过程、结局),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文中有两个人物,学生和老师,主要写了两件事,在学校老师关心学生请学生一起吃饭,学生高考后感激老师请老师吃饭,概括出两件事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两句是人物描写,点明描写方法,从表现人物行为、心理状态和生活处境来说明描写的作用。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伏笔,即是指文笔某一细节对后文情节的暗示。阅读全文,找出前后有关联的情节点,从增加情节的生动性吸引读者和使文章结构严谨两方面来说明作用。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5】试题分析:叙事类文章的第后一段基本是交代事情的结果,在结构上收束全文的。本文最后一段作者进行了议论,点化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引发读者思想。从这些方面概括即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6】试题分析:可以简要的叙述一下老师对自己是如何关怀的,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注意括号中的提示“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可以用比喻来形象老师、赞美老师。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