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刘珝列传节选阅读理解

发布时间:2019-08-31 02:50:21

明史-刘珝列传节选阅读理解

推荐回答

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李继贞,字征尹,太仓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大名推官,历迁兵部职方主事。天启四年秋,典试山东,坐试录刺魏忠贤,降级,已而削籍。崇祯元年,起武选员外郎,进职方郎中。时军书旁午①,职方特增设郎中,协理司事。继贞干用精敏,尚书熊明遇深倚信之,曰:“副将以下若推择,我画诺而已。”四年,孔有德反山东,明遇主抚,继贞疏陈不可,且请调关外兵入剿。明遇不能从,后讫用其言灭贼。初,延绥盗起,继贞请发帑②金,用董抟霄“人运法”,籴米输军前。且令四方赎锾③及捐纳事例者,输粟于边,以抚饥民。又言:“兵法抚、剿并用,非抚贼也,抚饥民之从贼者耳。今斗米四钱,已从贼者犹少,未从贼而势必从贼者无穷。请如神庙特遣御史振济故事,赍三十万石以往,安辑饥民,使不为贼,以孤贼势。”帝感其言,遣御史吴甡以十万金往。继贞少之,帝不听,后贼果日炽。继贞为人强项,在事清执,请谒不得行。大学士周延儒,继贞同年④生,属总兵官于继贞。继贞瞠目谢曰:“我不奉命,必获罪。刑部狱甚宽,可容继贞也。”延儒衔之。已,加尚宝寺卿。当迁,帝辄令久任。【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田贵妃父弘遇以坐门功求优叙不获,屡疏诋继贞,帝不听。中官曹化淳欲用私人为把总,继贞不可;乃嘱戎政尚书陆完学言于尚书张凤翼以命继贞,继贞亦不可,凤翼排继贞议而用之。化淳怒,与弘遇日伺其隙,谗之帝,坐小误,贬三秩。会叙甘肃功,继贞请起用故巡抚梅之焕,帝遂发怒,削继贞籍。已,论四川桃红坝功,复官,致仕。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明年春召对陈水利屯田甚悉迁顺天府丞。十四年冬,诏发水师援辽,坐战舰不具,除名。明年夏,召为兵部添注右侍郎。得疾,卒于途。(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六·李继贞传》,有删节)【注释】①旁午:旁,普遍;午,纵横交错。②帑(tǎng):国家收藏钱财的库房。③赎锾(huán):支付赎金赎罪。④同年: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除大名推官 任职B.继贞少之,帝不听 减少C.延儒衔之 怀恨D.请如神庙特遣御史振济故事 先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抚饥民之从贼者耳 /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①未从贼而势必从贼者无穷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①输粟于边,以抚饥民 / ②退而论书策,以书其愤D.①属总兵官于继贞 /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十一年用荐 / 起历两京尚宝卿 / 明年春 / 召对陈水利屯田 / 甚悉 / 迁顺天府丞B.十一年用荐 / 起历两京尚宝卿 / 明年春 / 召对陈水利屯田甚 / 悉迁顺天府丞C.十一年用荐起 / 历两京尚宝卿 / 明年春召 / 对陈水利屯田甚 / 悉迁顺天府丞D.十一年用荐起 / 历两京尚宝卿 / 明年春召对 / 陈水利屯田甚悉 / 迁顺天府丞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崇祯年间,李继贞被朝廷重新起用。当时军务繁忙,他精明干练,深得尚书熊明遇的信任倚重。B.李继贞和熊明遇在对待孔有德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熊明遇不赞同李继贞的意见,但还是用李继贞的计策消灭了孔有德。C.边境有人起来造反,李继贞主张用国库的银子买粮食运送到灾区赈济饥民,防止饥民跟着造反,崇祯皇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后来贼人的势力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D.朝廷评议甘肃官员功绩时,李继贞请求起用之前巡抚梅之焕,皇帝很生气,削去李继贞的官籍。不久朝廷评议四川桃红坝功绩,又恢复了他的官职,而李继贞辞官。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①兵法抚、剿并用,非抚贼也,抚饥民之从贼者耳。【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文章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3分)②化淳怒,与弘遇日伺其隙,谗之帝,坐小误,贬三秩。(4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李继贞“为人强项,在事清执”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李继贞传明史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5.B(少:认为……少)6. C(A 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①转折关系,但;②递进关系,而且。C.都表示目的关系,来。D.①介词,向;②介词,在)7.D8. C(李继贞请求用国库的银子买米运到前线部队,再让全国用钱财赎罪的人和出钱买官的人,交纳三十万石粮食运到灾区去安抚饥民。崇祯皇帝听从了李继贞的建议,派人带十万两银子前往。)9.(1)①按照兵法,应该招抚、围剿并用,招抚不是招抚贼人,而是招抚跟着贼人的饥民。(“抚”,定语后置句式,句子大意,各1分。)②曹化淳很不高兴,与田弘遇每天等待机会,向皇帝进谗言诋毁李继贞,因为小的失误,降了李继贞三级官职。(“隙”,“坐”,各1分;“谗之帝”,“贬三秩”句式各1分。)(2)①典试山东,坐试录刺魏忠贤;②周延儒属总兵官于继贞,继贞瞠目谢曰:“刑部狱甚宽,可容继贞也”;③中官曹化淳欲用私人为把总,继贞不可;④(曹化淳)乃嘱戎政尚书陆完学言于尚书张凤翼以命继贞,继贞亦不可。(答出1点得1分,2点得3分。“明遇主抚,继贞疏陈不可”这是李继贞与熊明遇意见不同,此点不给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