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想一个用于警示作用的童话故事来教育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

发布时间:2019-09-19 14:04:42

谁帮我想一个用于警示作用的童话故事来教育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

推荐回答

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 就是那个“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 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一、通过正确的引导,保护幼儿认知的天性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难以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容易产生危险。当幼儿处于危险之中时,又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需要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保护其探索、认知的天性。简单说,就是和孩子讲道理,不要简单粗暴制止。 二、通过教育让幼儿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与后果严重性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教育幼儿,让其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危害后果。可以采取的主要方式有:看文字图片,警示教育短片、PPT演示等,要注意处理掉比较血腥的画面,有所选择,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告诉他玩插头、开关会容易触电;玩煤气灶,容易烧伤和爆炸;玩刀具,容易划伤自己或伤害到他人。在一些幼儿动画片中有专门的自我保护小栏目,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例如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允许跟陌生人走,以及不能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如果遇到坏人,一定要大声呼救或尽快逃离现场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在脑海里认识到,一旦做了那些错事,会有可怕的结果产生。经过多方面、深层次、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在此后的活动中,孩子自然清楚什么是不可触摸的“禁区”。 三、利用一切时机对幼儿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如果说上面的书本、视频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还不够深刻,那么一些现场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大人们应该牢牢抓住每一次安全警示教育。1、井盖:每个孩子都很喜欢在马路上的井盖跳跃、踩踏,不断磨蹭,发出响声,屡禁不止,着实令大人头疼。那么如果路上正好看到一个井盖,是打开的,就不要放过这个绝佳的教育机会。可以把孩子带到那个没有盖子的下水道井旁,告诉他,“你看,井盖下面是空的,如果没有盖好,很容易掉下去的,如果掉下去,很可怕,很危险”,“你看,这个下水道井下面那么深、黑呼呼的”。这样就会有效果,孩子会记住这是危险的地方,下次会主动避开。2、有刺的花: 孩子对花花草草都十分喜爱,有时候也会忍不住采摘两朵,或者花苞、花蕾、小果子、树叶等。可以找一些带刺的花,比如玫瑰花,告诉他有些植物有刺、有毒,一旦接触到人体会很痛、很危险。此后对于有刺植物,孩子就会“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3、消防车:看到电视里有消防车风驰电掣、长啸而过的镜头,要告诉,“你看,XX地方又着火了,一定是有人不小心用电或这用火,导致火灾的发生”,孩子在心里就会记住火是危险的。4、小朋友受伤: 在小区经常可以看到小朋友摔倒、流血,有骑车摔倒或者打闹、跑步摔倒,每到这个时候,就要告诉孩子要注意安全。 四、家长良好的行为示范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 除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外,大人的言传身教更是润物 细无声,可以事半功倍。 经常可以在马路上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闯红灯或者没有走斑马线;走路、骑车、开车没有按照交通规则。如此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也是不会遵守交通规则的。其实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就是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按照红绿指示灯行走,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能在街上乱跑乱窜;过马路时要左看看右瞧瞧,看清是否有车,方可快速过马路。同时要培养孩子走路、骑车、上下楼梯靠右行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减少与其他小朋友碰撞造成的意外事故。在生活中,还有不少安全方面的习惯培养,只要大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模范榜样,那么这样长大的孩子就具有良好的常规习惯,自觉注意安全问题。 五、对于屡教不改、变本加厉的,要“严打” 这一点,可能有不少仁慈的妈妈做不到,甚至反对。其实对于孩子,并不是一根毫 毛动不得,有时候“打”是必须的。如果一味劝说,无效的,特别是危及生命安全的或者是多次、故意重犯同一错误,就一定要严厉惩罚,不能姑息。倘若纵容一次、两次,长此以往,孩子的屁股就摸不得了,再想教育就很困难了。所以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且只是在关键时候用上“打”,这就是我提倡的“大棒加萝卜”政策。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