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线教师都反对评职称,是因为自己评不上吗
推荐回答
职称无论怎么评,都无法体现教师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唯职称论和以前的唯学历论是一样的效果。职称是评出来的,而成绩是依靠平时辛辛苦苦干出来的,很多隐性付出是很难通过职称体现出来的,可以说职称掩盖了很多隐性的付出,更掩盖了许多丑陋的东西。做为一线教师,我们反感的不是职称,反感的是职称评审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以我校为例,高级教师主要是哪些人群:一,教龄在35周年以上的老教师。这些教师多数为民办教师转正,劳苦功高,基本已退休或接近退休,退休前在学校基本上担任主要学科,学校在他们退休前给予他们晋升高级职称指标是对他们一生辛勤一生的肯定。但这是前任校长在任时的措施。现任校长在任这五年以来,这个措施不存在了,今年退休的几个老师多数停留在中学一级职称,有一老教师还是中学二级。二,所谓的业务骨干。只所以加所谓的三个字,就是说这些教师比较强势,在争荣誉时不拿到手决不罢休,找领导闹,找上级压,基本上都是女教师,丈夫多为小公务员,门路较广,年龄段多在35岁至45岁之间,争到高级职称后,都不再担任担任主要学科,多数到行管后勤混日子。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这个不多说,都知道的,他们基本不担课。可以说,现在学校承担主要学科的占全校老师五分之二多一点的年龄在50岁上下的这些老师,因为没有市级表彰,都被拒绝在高级职称之外,我校连续两年,六个高级指标,都因缺少市级表彰而吹灰。而那些市级表彰荣誉学校基本上都给了那些并不需要的年轻女教师,因为她们的背后都有公务员的丈夫或父母的影子,或者自已很强势。虽然我们很反感职称,但是每一个教师不要放弃职称评定,要把此事当成我们职业的一部分来完成,如果评上职称是你一辈子的荣誉,也可以获得物质利益。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主要是对你的教学能力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