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知识库
查看
全文阅读知识库
知识库
电脑
数码
生活
游戏
体育
娱乐
休闲
文化
民生
教育
健康
地区
当前位置:
知识库
教育科学
取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钾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一样多B.碳酸钾多C.碳酸钠多D.无法计算
取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钾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一样多B.碳酸钾多C.碳酸钠多D.无法计算
发布时间:2019-08-07 21:55:50
试题难度:难度:中档 试题类型:单选题 试题内容:取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碳酸钾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一样多B.碳酸钾多C.碳酸钠多D.无法计算
推荐回答
还没有选出推荐答案,请稍候访问或查看其他回答!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某同学想探究贝壳中碳酸钙的质
下一条:
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资讯推荐
某同学想探究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50g高温加热,完全反应后称量固体剩余物质量为32.4g,则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A.90%B.95%C.80%D.70%
一定条件下,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与镁反应的速率就越快.现用100g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使反应减慢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硫酸溶液中加入()A.氢氧化钠B.10%
把200g质量分数为20%是食盐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的溶液,需加水()A.50gB.100gC.200gD.400g
蔗糖溶液的甜度取决于溶液质量分数.现有一杯蔗糖溶液,若分别取上部、中部和底部溶液适量依次进行品尝,结果是()A.三份溶液一样甜B.上部溶液最甜C.中部溶液最甜D.底部溶液最甜
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此时溶液显示()A.无色B.紫色C.红色D.蓝色
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其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23.5%,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H和F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H中_
用酒精的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A和酒精的质量分数为25%的酒精溶液B配制酒精的质量分数为45%的酒精溶液C,则需要A、B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A.3:4B.1:2C.4:3D.2:1
已知R3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R3N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XHy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6,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9%,问 x和 y的值(保留为整数)为多少?
(10分)有一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的CO、C2H4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充分燃烧后,测得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不再含有CO和C2H4。完成下列问题。(1)原混合气体中O2所占的体积分数[φ(O2)
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保持不变的是()A.饱和溶液恒温蒸发B.饱和溶液中加溶剂C.饱和溶液升温D.饱和溶液降温
浸种需要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水2000克,配制时应称取食盐()A.2克B.20克C.200克D.1800克
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A.在溶解氯化钠固体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B.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C.称量氯化钠时,游码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
将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却完好无损.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看到的只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
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后有残留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
下列各组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A.H2O和H2O2B.H2O和CO2C.CO和CO2D.H2SO4和H3PO4
Mg和MgO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取它们的混合物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反应,则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为()A.10克B.12克C.28克D.6克
下列氧化物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少的是()A.Na2OB.MgOC.SO2D.CO2
已知某烃A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结合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若烃A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42倍.则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分子式为______.(2)若烃A可作果实催熟剂.则由A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