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双桂山地质报告

发布时间:2019-09-18 08:44:01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及地震 地层岩性

推荐回答

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丰都县中上侏罗统泥质岩大多具有较好的水稳性,在地质灾害不发育地段,泥质岩岸坡现今和水库蓄水后的总体稳定性较好,但随着不同地段岸坡结构的变化,其稳定性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

褶皱构造与地质遗迹 

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研究区内褶 皱十分发育,自西向东白帝城至官渡口东段发育有齐跃山背斜、巫山向斜、巫山背斜、青石背斜等褶皱;官渡口东至三斗坪发育有秭归向斜和黄陵背斜等等。在三峡地区,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都有所体现。巫山向斜巫山背斜是典型的纵弯褶皱作用。同时,三峡地区也有由横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底辟构造或同沉积褶皱等。 

断裂构造与地质遗迹 

断层发育广泛,是地壳中最重要的 构造类型。大断层常常控制区域地质格架,不仅控制了区域地质的结构和演化,还控制和影响区域水系分布与成矿作用。断层又是引发地震的主要构造体。该区断裂主要位于奉节以东的峡区,如:阳日断裂,雾都河断裂,仙女山断裂,九湾溪断裂,新华断裂,牛口断裂,华莹山断裂,天阳坪断裂等。在奉节西南主要有齐岳山断裂。区内主要断裂 在规模、方向配置及发展历史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与其所在构造单元相适应。上述区域构造特征主要是燕山运动晚期至喜山运动早期形成的,是长江三峡河谷地貌发育演化的基本构造地质背景。断层的最大位移量(D)与断层的延伸长度(L)具有线性比例关系。可用以下关系式表达: logD=K+clogL 式中:K———常数,其大小取决于发生断层的围岩的剪切强度;c———普通系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实验值) 综合前人研究,长江是由川江和峡江在中更新世晚期,四级阶地和五级阶地形成之间,距今50~70×104a,在现在的奉节县瞿塘峡经岩溶塌陷或地下河垮塌而贯通形成。而川江和峡江都是由于构造运动和河流的侧蚀作用和下蚀作用形成。 

节理构造与地质遗迹 本区段的节理构造在花岗岩、碳酸 盐岩、白云岩中也十分发育,共有数期构造节理和数组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分别为燕山期、华中期和喜山期,它们对各峡谷的形成与演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劈理、线理构造与地质遗迹劈理、线理构造在该地区分布很 广,主要是因为褶皱区构造运动太剧烈,岩石的无定向移动与相互挤压所致。

此外,三峡大坝的建设对该区地质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