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侧脑室内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案

发布时间:2019-08-28 21:47:27

【疾病科普】侧脑室内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案

推荐回答

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部位多见于额、顶、枕区大脑凸面、窦镰旁、蝶骨嵴、颅前窝嗅沟等位置。侧脑室脑膜瘤属于少见的脑膜瘤,发病率低,约占颅内脑膜瘤的0.15%-4.15%,占侧脑室肿瘤的20%-30%。

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点:

侧脑室脑膜瘤来源于异位至脉络丛、脉络组织及侧脑室壁的蛛网膜细胞Ⅲ,属少见的脑膜瘤,由于三角区的脉络丛丰富,所以70%-80%的侧脑室脑膜瘤位于三角区,也可以向颞角、枕角和体部延伸,其供血主要来自脉络膜前动脉和或脉络膜后动脉,成人较儿童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有学者认为侧脑室脑膜瘤发病以女性多见,儿童脑膜瘤发病率更低,但多数位于侧脑室内。

侧脑室脑膜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肿瘤多数为良性,生长缓慢,且侧脑室空间相对较大,

对肿瘤的逐渐生长有代偿作用,局部症状出现较少,早期缺乏定位体征,一般病程较长。肿瘤生长较大时将产生占位效应或影响脑脊液循环引起高颅压症状和周围脑组织受压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和视乳头水肿,由于肿瘤在脑室内有一定活动度,因而可产生活瓣作用,尤其是位于室间孔附近,改变头位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特征性的Brun征,典型的头痛多为发作性,伴有呕吐,时而加剧,时而缓解,故易误诊为神经性头痛或血管性头痛等,或因起病时症状较轻而未能引起重视,因而得不到早期确诊而延误治疗。肿瘤压迫内囊时压迫邻近的内囊、基底节、视路等结构造成偏瘫、步态不稳、感觉障碍、失语、外展神经麻痹、面瘫、视力减退和同向性偏盲等定位体征,其他症状有记忆力减退和精神症状甚至意识障碍等。因此,凡经常出现头痛,而对症治疗又不见效者,有或无典型神经体征,亦应想到有本病的可能。

侧脑室脑膜瘤主要依靠CT、MRI检查明确诊断。CT平扫可见侧脑室内类圆形均质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部分肿瘤有钙化,多伴有侧脑室不同程度的扩大,肿瘤周边脑实质可见水肿带,增强后中度强化,还可以看见肿瘤与脉络丛的联系,有时病灶中心强化不均,可有囊变或坏死;MRIT1WI多数肿瘤为等信号,少数为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增强后大多数出现均匀强化,有时可见血管流空现象,部分瘤体较大者可见瘤周白质水肿。MRI三维成像还可以了解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关系。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MRA可明确肿瘤的血供、脉络膜前动脉或(和)脉络膜后动脉的异常情况,包括血管增粗、迂曲和肿瘤染色以及脑膜瘤主要供应动脉和静脉的回流情况等,为手术人路提供依据。

侧脑室脑膜瘤手术人路的选择:理想的手术人路应使肿瘤充分暴露,易于处理肿瘤供血动脉,让脑组织充分松弛,避开功能区是侧脑室肿瘤切除手术的基本原则。所以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性质、大小和血供,肿瘤是否位于优势半球,患者术前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等因素来决定。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