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6 06:53:12
有细心留意孩子的变化,相信你会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5岁前,孩子画画主要以简单线条为主,但从5岁开始,孩子喜欢在一张纸上画很多个形象。有时会是同一形象反复出现
有时则会像商品目录一样,将形形色色的图案整齐地排列在画纸上
但如果仔细你听孩子解释,就会发现,在孩子的脑袋里,这些事物都是有关联,有联系的。这时大人往往会感叹:“原来这样!”
这种表达方式称为罗列表达,它反映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很多想法,但缺乏构图意识,不懂将画面作为整体来归纳、整理。
想孩子画出漂亮作品,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克服,才能让画面更有层次和条理,但具体该如何引导?我们这就来给大家讲讲:
首先,得让孩子认识,物体并不总有序排列,而常是相互遮挡,并不完整。
帮助孩子更好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引导孩子找出图中“不完整”的物体,然后给他分析:为什么它不完整了呢?
像这图:为什么能看到大象身体,却不见它的腿?因为小象和犀牛挡住了。经过多次分析和反复强调,遮挡关系很快便会在孩子中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光认识还不够,孩子不懂如何处理,仍然画不出,我们还得教孩子如何在画面中表达。如何引导?可以参考下面两个方法:
一是利用剪贴法,让孩子将不同物体分开粘贴。像这幅画,先贴城堡,再把鱼和珊瑚贴在城堡上,就能形成明显的遮挡效果
二是结合不同材料,让孩子层层覆盖,例如像这样,水粉颜料涂背景,剪贴上动物,再用黏土覆盖,动物身体就被藏在小船里了
接下来便是物体大小关系的辨认,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现实生活中,物体本来就有大小差别,所以根据生活常识,孩子可以辨别画里,谁应该画大点,谁应该画小点,这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多观察。
另外,每幅画都有主角,一般情况下,主角会占画面最大空间,所以我们可以经常提醒孩子把主角画大点,效果很好,大家也可以试试
提高孩子构图能力,除了遮挡和大小,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远近关系。让孩子快速掌握远近构图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靠一条简单的地平线。
什么是地平线?将天空和地面分隔开的这条线,就是我所提到的地平线
不要小看这条线,它能让画面瞬间从“商品陈列”变得更有画面感和故事性。
如果孩子还能记住口诀:离地平线越近,物体体积越小;离地平线越远,物体体积越大,他们画出来的效果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有了这些小技巧,再也不怕孩子画不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