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里弹外弹掌心方向

发布时间:2019-08-05 19:12:12

     要弹好快速四点的方法同抹托、勾托的要求是一致的,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五根手指靠拢;

     2、掌心要放低;

     3、手掌的重心要快速移动;

     4、手腕能随手指运动作上下摆动,摆动的幅度可随弹奏的速度和力度进行适当调节;

     5、手肘处能随手指的运动进行前后运动;

     6、手掌、手腕、臂、肘处既要松动又要有稳定感。

 四、左右手食指点弹 

         左右手食指点弹是指一拍中四个十六分音符按右、左、右、左食指点弹的顺序来完成的指法。     该指法最早被运用在雷雨声作曲的筝与高胡的重奏曲《春天来了》的曲谱中。

      在21弦S型古筝出现后,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师生在整理《将军令》乐谱时,将该指法吸收了进来,并将重拍位置的音改为中指的八度低音。

      经改动后的左右手点弹由四个同音位的单音,改为每拍有低一个八度音位或低两个八度音位的音作为根音。 

      这个改动将旋律间的音程扩大了,给旋律添加了厚度与色彩。后在演奏实践中,又将每拍的第一个音,改为中指向掌心内扫弦的指法,这给旋律增加了热烈或激越的气氛。因此,该指法也被现代创作筝曲广泛采纳。

     弹奏该指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弹奏时五个手指靠拢,将作用力集中,这样也使动作更灵活;

    (2)双手配合时,右手的用力要略强于左手用力,这样可使动作更为轻便顺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一只手用力大一些,一只手相对小一些,动作比较灵巧;而两手用相同力度弹奏的话,动作就比较笨重,因此主张右手用力略强于左手。

 五、连托   

        连托的弹奏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将指肚的一面帖在琴弦上,顺着下行级进的音程向前推进运动;一种由大指指端左侧的一点,抠住琴弦向前推进运动,并将级进的旋律音程的最末尾的一个音用大指提弹托的指法弹奏出来。

         这两种奏法奏出的音质是不同的。相比而言,前一种弹法的音质比较宽厚,后一种弹法的音质比较集中、明亮。我们在演奏中应根据个人习惯以及乐曲要求来选择相对应的弹法。如果你在演奏时习惯用指肚贴弦来弹大指托的指法的话,弹奏连托时就应该使用第一种弹法;如果你习惯用提弹托的弹法的话,弹奏连托时就应该使用第二种方法。另外,现代筝曲中的大指托一般需要用提弹的弹奏方式,因此为了便于音色和演奏姿势的统一,我们在弹现代筝曲中的连托时,应选用第二种弹奏方法进行演奏。

  六、摇指    

       摇指是指四个手指中的任何一指或多指(大、食、中、无名指)在一根或多根琴弦上,来回快速弹弦。  在演奏实践中一般多用大指来弹奏摇指指法。 

        在中国传统筝曲和民间筝曲曲谱中最早出现摇指指法的独奏筝谱,是蒋荫椿传谱的《将军令》。曲谱中,乐曲开始的第一个音的指法为长摇指。每小节结尾的鼓点声处的长音也为长摇指。进行中的旋律则由四点或夹弹指法来弹奏。这说明在1921年蒋荫椿传谱的《将军令》筝谱中已存在摇指的指法,但在这个曲谱中摇指的指法还比较简单,只在单音的长音上用。1958年以后,经过整理的《将军令》曲谱中开始启用了长摇指法来弹奏整个乐曲中的旋律音,增强了长摇指法在古筝弹奏中的表现功能。

         就大指摇来说,它的方法目前有好几种,最常见的是手腕左右摆动的一种。

        掌握正确摆动手腕的几点方法:

     1、五指靠拢,小指扎桩; 

     2、小指扎桩的位置在摇指摇的音位处,这便于重心与作用力集中;

     3、食指指端的左侧轻靠在大指旁,两根手指不要捏紧,应保持松弛;

     4、大指要带动其余四根手指的掌关节、手腕和肘部向左侧轻轻敲击琴弦,让手部的重力垂落到被敲击的琴弦上;

     5、手腕要低于掌心;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