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哪位大哥能提供一个中国戏曲艺术学习后的感想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9-09-17 19:15:17

急!哪位大哥能提供一个中国戏曲艺术学习后的感想的文章?

推荐回答

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 周华斌、朱联群主编《中国剧场史论》(全两册上下卷)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戏剧戏曲学书系 目录 序 上卷 第一编:总论 第二编:原始祭坛与宗教坛场 第三编:古典舞台与传统剧场 下卷 第四编:近代戏园与现代剧场 UID10411 帖子483 精华2 积分514 阅读权限10 来自厦门大学 在线时间972 小时 注册时间2003-5-18 最后登录2009-11-28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如舸斋 高级会员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5-6-13 21:18 只看该作者 张庚文录(七卷本) 张庚文录(七卷本)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版 张庚文录(第一卷)目录 自序 为观众的戏剧讲话 前言 观众的责任 剧本送到哪里去 什么戏是好戏 明星制与导演制 独裁呢还是民主 演员的两重人格 感情与演技 演员二弊 外形的装扮 舞台装置 舞台灯光和效果 戏剧的效用 怎样看《钦差大臣》? 中国舞台剧的现阶段 ---业余剧人的技术的批判 国防戏剧的题材和题材处理 对于中国旅行剧团的感想 旧剧巡礼 谈“蹦蹦戏” 谈“大鼓书” 旧戏中的海派 谈四川高腔 从怎样的视角去看旧戏 ---谈我的方法论兼答李培林先生 不要忘了戏剧的武器性 悲剧的发展 ---评《雷雨》 论两个口号 洪深与《农村三部曲》 论《迷途的羔羊》 戏剧的国防动员 苏联戏剧与戏剧节 1936年的戏剧 ---活时代的活纪录 艺术新话 两种现实主义 内容和形式 观念和形象 艺术和科学 从艺术去认识现实 艺术对其他文化的关系 谈风格 谈遗产 谈体制 谈影响 艺术究竟是什么 可以上演的坏剧本 1937年中国戏剧运动之展望 读《日出》 目前剧运的几个当面问题 话剧迈进中的危机和出路 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 ---“业余实验剧团”演出 新的剧本创作 戏剧的旧概念和新概念 剧本创作问题 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 纪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中国剧运的开展 什么是戏剧 关于《竞选》等三个时事剧的演出 剧运的一些成绩和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有一个戏剧节 对平剧工作的一点感想 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 谈《乌龙院》 鲁艺工作团对于秧歌剧的一些经验 谈秧歌运动的概况 悼王大化同志 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 介绍秧歌剧 秧歌与新歌剧 ---技术上的若干问题 开展群众文艺运动中新与旧的斗争 改进创作方法 克服公式主义 ---对东北三年来剧作的个人意见 解放区的戏剧 ---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发言 张庚文录(第二卷)目录 对今后戏剧运动的希望 新歌剧---从秧歌剧的基础上提高一步 加强对文艺思想的领导 ---在中央戏剧学院总支委员会选举会上的报告 略谈英雄人物的描写 ---在华北军区戏剧音乐创作工作会上的发言 文工团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在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谈地方戏与新歌剧的关系 苏联的歌剧与舞剧 关于《白蛇传》故事的改编 深入学习斯大林同志的学说,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 为什么上演《法西斯细菌》 《万水千山》里的人物 地方戏曲艺术怎样表现现代生活 ---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专题报告会上的发言 向杰出的印度艺术学习 谈《蝴蝶杯》里的精华与糟粕 ---在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上的专题报告 《秦香莲》的人民性 ---在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上的专题报告 扩大上演剧目的几个问题 戏曲表演问题 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总结 使艺术遗产重新发出光辉 ---对民主德国整理歌剧遗产的点滴印象 看彩色影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生活的凯歌》鼓舞人心 向《十五贯》的成功经验学习 ---谈《十五贯》的剧本整理 正确地理解传统戏曲剧目的思想意义 ---在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会议上的专题报告 关于戏曲剧目问题 ---在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的报告 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来“改革”戏曲 发展民族艺术必须反对洋教条 半个世纪的战斗经历 ---中国话剧运动史的一个轮廓 二十万个祝贺 ---在国际戏剧协会讨论会上的发言 应该加强戏剧评论 试论戏曲的艺术规律 新歌剧必须与群众相结合 ---在新歌剧问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戏曲上的香花毒草之争 反对阻碍“百花齐放”的论调 开放剧目与推陈出新 张庚文录(第三卷) 话剧史中的一条教训 戏曲编剧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的问题 ---在文化部第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上的讲稿 新戏曲在迈步前进 ---在晋南专区第二届现代剧观摩演出大会上的报告 评剧《三里湾》观后感 两首青春之歌 《白毛女》和《红仙女》 《茶馆》漫谈 让戏曲更多更好地反映现代生活 新戏曲随着人民的时代飞跃前进 一定要重视总结经验和交流经验 ---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的开幕词 论新戏曲的内容和形式 ---在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戏曲 ---在江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的报告 戏曲必须多表现现代生活 新戏曲的大跃进 ---对于现代题材戏曲剧作的一些随感 表现现代生活是新戏曲的方向 关于社会主义的新戏曲 ---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及其他 从“畅想未来”和“今古同台”谈起 戏曲的形式 戏曲剧目上的两条腿走路 研究新问题可以适当借鉴传统经验 关于戏曲剧目 台下闲谈之一 台下闲谈之二 台下闲谈之三 ---金沙江畔的兄弟友情 台下闲谈之四 ---河北梆子两枝花 台下闲谈之五 ---丰富多彩的彩调 看了《伊索》,想起《葛麻》 谈红线女的表演艺术 舞剧影片《宝莲灯》观后 戏曲获得了新生命 乌兰诺娃的《吉赛尔》 推陈出新及其他 现代题材戏曲的新成就 可喜的演出 ---京剧《初出茅庐》观后 蓬蓬勃勃的革新气象 ---祝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剧团成立 民间文艺发出了新的思想光辉 ---《刘三姐》观后 悼念梅兰芳同志 用全身心演戏的艺术家---周信芳 《胆剑篇》随想 为现代戏剧做评注工作 回忆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鲁艺”的戏剧活动 不能抹杀不同的戏剧体系 ---在戏曲舞台美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剧诗 戏曲的形式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理论进修班讲稿 一代宗匠 ---重读梅兰芳同志遗著的感想 欧阳予倩同志,你永远活在我们中间 一点建议 再谈剧诗 ---在第一期话剧作者学习创作研究会上的发言 燕燕的性格 有意义的尝试 ---京剧《八一风暴》观后 推陈出新与整理传统剧目 ---在推陈出新座谈会上的发言 古为今用---历史剧的灵魂 戏曲音乐的推陈出新 《一捧雪》到底宣扬了什么思想 十年辛勤,开花结果 ---看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朝阳沟》演出后的祝词 导演要学习京剧革命的基本功 ---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导演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 富于时代特色的小喜剧 ---从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下乡节目谈起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