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成公社会人第一步:走进“归纳概括”

发布时间:2019-09-19 02:57:40

走进“归纳概括”

一、定义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理解归纳概括的定义,实则是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察考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整合的能力。

二、考情

通过总结近五年国考试题中归纳概括的考察情况,发现:

1、题量和分值:在五道题目的作答中,归纳概括题占到1-2道。每题分值一般是10分-15分。

2、作答字数:字数限定在150-200字左右,个别年份会到达250字。近几年归纳概括考察趋势字数要求越来越少,更加考察考生语言的精炼度。

3、考察类型:日趋多样化是近几年归纳概括题目的考察大趋势。一般要求考生依据给定资料范围概括相关的措施、功能、建议、问题、理由等。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问法,例如:列出办事基本流程和要求(2016年市地级)、填入标题(2015年市地级)或者填入一句话使语意连贯(2015年副省级)等。虽然有些题目问法很陌生,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考察的本质仍是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不需要自己推理,只需要对材料的梳理和概括即可。

4、卷面呈现:要求答案全面、准确、简明、条理清晰等,这些是对归纳概括题型的基本要求。其次评分标准采用踩点给分,其中逻辑性和简洁性占有1-2分。

三、技巧点拨

掌握三大原则:

1、答案全在给定资料中。

2、问什么答什么。

推荐回答

2019国考成公社会人第一步:走进“归纳概括”一、定义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理解归纳概括的定义,实则是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察考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整合的能力。例如:2017年国考(副省)第一题:阅读“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 要求: (1)分条归纳概括; (2)表述准确、完整; (3)不超过150字。实则考察考生对“材料1”中有关措施做法内容的归纳整理。在梳理材料过程中主要是提炼出一些相关的表示做法的词汇,并依据材料的逻辑加以概括,工整的呈现在试卷上即可得到满意的分数。 2019国考成公社会人第一步:走进“归纳概括”二、考情通过总结近五年国考试题中归纳概括的考察情况,发现: 1、题量和分值:在五道题目的作答中,归纳概括题占到1-2道。每题分值一般是10分-15分。 2、作答字数:字数限定在150-200字左右,个别年份会到达250字。近几年归纳概括考察趋势字数要求越来越少,更加考察考生语言的精炼度。 3、考察类型:日趋多样化是近几年归纳概括题目的考察大趋势。一般要求考生依据给定资料范围概括相关的措施、功能、建议、问题、理由等。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问法,例如:列出办事基本流程和要求(2016年市地级)、填入标题(2015年市地级)或者填入一句话使语意连贯(2015年副省级)等。虽然有些题目问法很陌生,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考察的本质仍是对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不需要自己推理,只需要对材料的梳理和概括即可。 4、卷面呈现:要求答案全面、准确、简明、条理清晰等,这些是对归纳概括题型的基本要求。其次评分标准采用踩点给分,其中逻辑性和简洁性占有1-2分。 2019国考成公社会人第一步:走进“归纳概括”三、技巧点拨那么面对7000字左右的材料,如何破解归纳概括的迷阵?huatu教育为您指出在牢牢掌握申论作答审题、找点、加工、书写的基础上,掌握三大原则: 1、答案全在给定资料中。 2、问什么答什么。 3、根据字数合理作答,多体现材料关键词。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

结合所给的材料,根据当今社会的情况答题

先把题意交代清楚,才能让人回答问题

说的不错,但还是做广告了

楼主总结的不错,祝成功

题意不明确,不好回答问题。先把题意交代清楚,才能让人回答问题。

已经总结的非常清楚了

总结的不错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