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自控系统原理谁能说说?

暖通空调自控系统原理谁能说说?

网友回答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暖通空调自控系统原理是很多人好奇的,平常给家里供暖性能非常好,很有效率。原理应考虑两个大方面,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设备的监视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运用专业暖通技术调节空调系统各参数实现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节省运行费用。简言之,空调自控就是要有这样的一套设备能协助我日常的管理工作,并通过自动的调整控制各运行参数、数量把变负荷下的能量浪费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网友回答

做这块的,我指的是中央空调系统的自控.应考虑两个大方面,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设备的监视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运用专业暖通技术调节空调系统各参数实现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节省运行费用简言之,空调自控就是要有这样的一套设备能协助我日常的管理工作,并通过自动的调整控制各运行参数、数量把变负荷下的能量浪费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网友回答

自动开关机,可分别设置一周中每一天不同的开关机时间。也可以通过上位机远程启停机组。2.、风阀、调节阀连锁:风机停止时,加湿阀、风阀、调节阀等均自动关闭。3./除湿控制:根据回风温度与设定值比较后的差值与极性,通过PID运算得到控制信号一,再根据回风湿度与设定值比较后的差值与极性,通过PID运算得到控制信号二,取两者中较大值,控制表冷器电动阀开度。4.控制:根据回风温度与设定值比较后的差值与极性,通过PID运算,控制加热器电动阀开度,使回风温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谢谢

网友回答

调制热、制冷主要是移动热量。制热时,将室外的热量移到室内;制冷时,将室内的热量移至室外。热丝的能效比只能达到1:1,即消耗1千瓦的电力,产生1千瓦的热能。空调在所有制热产品中的能效比最高,可以达到1:3左右,即消耗1千瓦的电力,能够移动3千瓦左右的热量,所以空调节能省电。调制热、制冷的原理,是利用氟利昂冷凝液化放热,蒸发气化吸热的特性,以提高、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调制热时,气体氟利昂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氟利昂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体的氟利昂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凝器工作1分钟,如果不用风扇吹的话,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40-50度。了说一下,制热的时候是室内的散热器变成冷凝器,制冷的时候是室外的散热器变成冷凝器。是通过一个电磁4通开关实现的。以说,冬天屋子比较大的情况下,用空调还是比较省电和制热的。电暖气和暖风机都是局部用的。调制热的缺点:不能很快制热,如果有结露,还要先除霜,等10-20分钟呢。而且如果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空调制热效果不好。因为空调这个时候不工作了,变频的好点,可以到零下15度。啥呢?比如在零度,空调的供热量只能达到70%,到了零下3度,供热量只达到30%左右。温度低于零下时,空调的室外部分极易出现结冰、结霜等现象,空调外机必须不断除霜,造成了供热较慢或是供热功率较低的情况。缓解这种供热功率较低的情况,有的机型加装了电辅,但是电辅的功率一般不能加的很大考虑到安全因素挂机一般是600W-800W)所以它也只能是缓解制热差的情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工作原理上来说,空调用热泵取暖是比较节省的方式。电辅热设备利用电阻发热,极限的制热效果输入电能和输出热量成1:1的比例(也就是600W的电功率产生600W的热量)。而空调利用热量“转移”原理制冷和制热,以获得高于100%的效率(一般1000W可以产生2600W的热量)。但在0℃以下的天气里,受到低温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反而不够理想。而空调说明书上说的冷量和制热量是标准工作情况下测试的结果,在其他外部温度条件下,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都体现不出来,在制热方面,目前的标准工作温度是7℃.希望有所帮助,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