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

作者:小桥老树

    第二天早晨,侯卫东依然起得很早,推开窗户,踢腿伸腰,一扫昨天的劳累!

    晏春平敲响了侯卫东房门。晏春平已经习惯了侯卫东的作息规律,作为秘书,他必须保证自己起在领导前面。

    侯卫东打开房门。

    “候市长,早饭吃什么?”

    侯卫东道:“咱们去小摊转转,吃两碗豆花,吃完再沿着省道走走。”

    侯卫东和晏春平顺着中心街信步而行,小杨开着车跟在后面。

    还没到上班时间,街上人很少。侯卫东和晏春平走了几个小摊,都不太干净。侯卫东往街对面看了看,发现了一个还算干净的小店,于是招呼晏春平过街。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干净利索,她见侯卫东身后跟着轿车,知道是贵客,热情招呼道:“三位,吃点什么?”

    晏春平道:“每人一碗豆花,一碗米饭。”

    老板娘很快端上了豆花和米饭,又拿来了自家炸的辣酱。

    侯卫东舀了一大勺辣酱放在豆花里,然后大口吃了起来。晏春平和小杨看侯卫东吃得香甜,也如发炮制。不一会儿三人头上都见了汗。侯卫东吃得高兴,大声道:“老板娘,你的豆花不赖,每人再来一碗。”

    不一会儿,三碗新上的豆花又吃净了。侯卫东满意地拍拍肚子,然后站了起来。

    晏春平赶紧去付账。

    侯卫东一边散步,一边等着晏春平和小杨。这时三个税务局的工作人员走进了小店。其中一个领头的中年男人说道:“老板娘,这个月的税该交了。”

    老板娘一看是税务局的人,赶紧满脸堆笑地道:“李科长,快做,还没吃早饭吧,坐下吃两碗豆花。”

    李科长道:“饭就不吃了,你给我们三人装三份,我们回去吃。”

    老板娘是聪明之人,忙道:“好,我这就去装。”

    不一会儿,老板娘拿着装好豆花和米饭的塑料袋走了出来,递给李科长。

    李科长转身往外走。

    后面跟着的男青年说道:“科长,不收了。”他刚参加工作,对这种工作方法还不习惯。

    李科长道:“收还是要收的,只不过晚几天,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不容易,能缓就缓几天。”

    男青年道:“上回局长说了,各组必须完成规定的税收任务,否则会扣工资的。”

    李科长无奈地道:“扣就扣吧,也不是第一回了,没有大商场,也没有大企业,到哪去收税。”

    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上了一辆陈旧的面包,走了。

    侯卫东将他们的谈话尽数收到耳里,暗道:“这铁桥县怎么穷成这样?”于是转身进了小店,问老板娘:“税务局一个月收你多少钱税?”

    老板娘道:“一个月120,挣得这点钱都给税务局了。”

    侯卫东道:“税务局怎么总盯着你们这样的小店,你们这没有大企业吗?”

    老板娘叹了口气:“以前有两个国营企业,效益还行,我那口子就在里面上班,后来企业黄了,县里没了收税的地方,就一门心思盯着我们这种小店。”

    侯卫东道:“原先两个国营企业是干什么的?地址在哪?”

    老板娘道:“一个是茶叶加工厂,另一个是木材厂,都在县城东边,顺着这条街一直往东就到了。”

    侯卫东对小杨道:“走,去厂子看看。”

    小杨开车顺着中心街一直往东,不久就看到了一大片围墙围着的厂房。大门敞开着,门旁木匾上写着“铁桥县木材加工厂”几个字。侯卫东三人走进大门,里面是一排排的平房,门都开着,机器设备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堆堆的碎木头。

    侯卫东拿起一块木头看了看,发现是乌木,做家具的好材料。心里叹了口气:“真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他知道现在岭西很多商场里,高档家具供不应求。如果在铁桥建一个高档家具公司,一定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他马上给曾宪刚打电话征求意见。

    曾宪刚经营高档家具多年,知道乌木家具的巨大价值和市场潜力,于是非常赞同地道:“如果能在铁桥建一个高档家具工厂,你就等着发财吧。”

    侯卫东道:“宪刚,你建这个工厂怎么样,我一定给你优惠,前三年只交一半的税。”

    曾宪刚笑道:“这还叫优惠,现在到哪投资建厂,不是第一年免税啊。”不过他也知道,有侯卫东的关系,他无论是办手续还是应付地方政府都会方便的多。

    侯卫东道:“高档家具利润高,升值空间大,你好好考虑一下。”

    曾宪刚也心动了,说道:“那我考虑考虑。”他没搞过高档家具生产,所以一下子决定不了。

    侯卫东道:“考虑好给我打电话。”

    转完木材厂,侯卫东三人又继续向东,不久就到了茶厂。一样的大门,一样的竖匾。不同的是,茶厂还有个值班室,里面有个老大爷在睡觉。

    小杨喊道:“老大爷,开开门。”

    老大爷打开窗户,问道:“什么事?”

    小杨刚要说话,侯卫东抢先道:“老大爷,我听说这生产铁桥茶,想买点儿带回家。”

    老大爷道:“这不产了,想买可以去乡下转转,那有小作坊产的。”

    侯卫东问道:“大爷,这铁桥茶厂效益不挺好吗?怎么不产了?”

    老大爷叹息着道:“十年前,这铁桥茶别说在茂云,就是在岭西也很抢手,厂子效益也好,那时如果谁在茶厂工作,别人都会高看一眼,如果是年轻的小伙子,根本不愁找对象。”

    侯卫东又问道:“那怎么黄了?是茶叶质量下降了吗?”

    老人接着说道:“后来,很多领导看厂子效益好,就把亲属送到厂子来,工人越来越多,厂子不堪重负,加上一些厂领导只想搂钱,无心生产,厂子这才黄的。”

    侯卫东心里想道:茶厂是改革开放后很多国有企业的一个缩影,其破产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及时转变思路,适应市场,如果市场打开了,效益好了,多几个工人根本没什么。至于厂领导是否搂钱,侯卫东不知道情况,无法下断言,但这同样不是厂子倒掉的根本原因,因为没人会干杀鸡取卵的蠢事,最多不过是趁着厂子倒闭前捞点好处。

    老人接着道:“如果你真想买茶,就去王舍人镇找李宝山,他是这场子老技工,炒的茶味道最正。”

    侯卫东道:“谢谢老人家,我们这就去。”

    上车后,小杨问侯卫东:“侯市长,我们去王舍人镇吗?”

    侯卫东道:“不了,找老技师的事就留给开茶厂的人吧,我们去西南方向转转,看还有没有景色优美的地方。”

    小车离开铁桥县城,沿着省道向西南而去。

上一篇:第八百八十一章 考察(二) 下一篇:第八百八十三章 陈蘇蘇